在霹靂中游諸天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天下大治

  同時,採取了以農為本的政策,勸課農桑,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為改變離陽以來的吏治腐敗問題,徐鳳年命陳錫亮省並冗員,派嶽鵬舉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皇帝本人厲行節約,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左各安本份。

  政治體制上,沿用離陽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區。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利。

  法治方面,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又反覆思考,慎之又慎。

  在用人方面,採取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興復文教,完善科舉制度,收攏社會各階層人才。

  徐鳳年以離陽亡國為戒,即位後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臣下直諫。

  朝中以孫寅最能直言犯諫,徐鳳年多為容納。

  待孫寅亡故後,徐鳳年哀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寅逝,朕亡一鏡矣。”

  軍事方面,大力推行府兵制,對外用兵,經略四方。

  貞觀四年兵出兩遼,收伏各各部落人口十餘萬,設立遼東都護府。

  貞觀八年,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後多次用兵,擊敗党項、柔然、休屠等部,西域諸國遂稱徐鳳年為“天可汗”。

  貞觀二十年,唐遠征漠北,消滅了北莽最後的殘餘力量,在漠北設立單于都護府。

  貞觀二十五年,南下交趾,

  設立安南都護府。

  貞觀三十年,吐蕃臣服於唐。

  徐鳳年能尊重外族風俗,並設置都護府制度,終貞觀之世,四方服悅,太宗則被周邊諸族尊為“天可汗”,並築“朝天可汗道”,向唐室進貢。

  對待功臣,徐鳳年於貞觀十七年設立凌煙閣,名著名畫師,得春秋畫甲真傳的閻立本圖畫開國功臣如顧劍棠、袁左宗、徐北枳、陳錫亮、嶽鵬舉等二十四人,皇帝作御贊,對功臣加以揚,以供後人瞻仰。

  因徐鳳年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其時年號為史稱,“貞觀之治”。

  時至貞觀三十年年末,徐鳳年禪位太子徐治善,進太上皇,與自己的愛人一同周遊天下而去。

  徐治善繼位後,立年號為“永徽”,對內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勤於政事。

  國家在他的治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對外繼續擴張,唐的版圖也進一步得到擴張,東起朝鮮半島,西擴鹹海,北包極北冰原,南至越南中部。

  至永徽二十年,因多次尋找徐鳳年未果的徐治善,遂遵徐鳳年為“太宗”。

  感謝來自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的打賞。

  .

  沭本歸源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