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不如享受

“明白明白……而且這也有利於您的宇航技術合作計劃,當我們的宇航員在種子島進入太空時,國民一定能體諒閣下的苦衷的!”

這句話讓中山鳩二頗為受用,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感慨道:

“都是為了全體國民,承擔一些罵名是應該的呀!”

……

合淝。

“你們來這裡,是想把氫彈的點火機構換成激光?”

作為eAst項目的總負責人,符明東非常意外今天的這些來客。

作為與iter齊名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在全世界都可以說是處於領先地位,而且eAst的團隊大多年輕。

今天的來客們平均年齡要大不少,其中還有個重量級人與虞民,後者是坐著輪椅過來的——並不是腿腳問題,只是為了節省些體力。

其他人也都來自核科學院,他們的業務範圍顯然與eAst不怎麼沾邊。

eAst是要引領能源革命把人類帶入新時代,核科學院的業務是想辦法把全世界拉回到石器時代。

跟在虞民後面的是一個也不到五十歲的中年人,自我介紹叫艾銓。

虞民:“你們追求的是太陽的力量,我們也是,所以會有很多共同話題。”

艾銓緊隨其後解釋道:

“我們正在設計當量達到億噸級的新型核彈,但傳統辦法無非是疊加原料,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更高效、更清潔的方式。”

在此前聯合礦業招標項目中五方達成了試研究兩億噸當量超級氫彈的協議,隨後各方也就馬上開展了相關計劃。

單純的增加當量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三相彈的類似構形幾乎就能無限疊加。

原始氫彈是在原子彈外面放一層聚變反應物,三相彈就是在此基礎上再疊加一層鈾235,爆炸經過裂變-聚變-裂變三個過程,所以得名三相彈。

這種堆疊方式可以把氫彈當量做得很大很大,兩億噸當量無非是堆原料而已。

但核科學院考慮後將這個方案暫時延後,因為這種巨型三相彈質量甚至超過50噸已經失去了實戰意義,而且聚變威力佔比只有一半,另一半都來自裂變,給人的感覺就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