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擔憂

剩下的十幾個小時就是不斷地排查問題,畢竟其採用的是水平轉運模式再豎起,同樣流程的n1火箭是怎樣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更是格外小心。

在發射區翁家灣附近的10公里區域都被設置了隔離帶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而實際發射時留這裡的工作人員也需要撤離到5公里外的抗衝擊建築內,否則就算是火箭不爆炸,產生的激波都足以把人震到半死不活。

這使得大量的希望觀看火箭發射的人群只能遠遠地等待,或者是駕船試圖靠近,最近海警整天就忙著阻攔試圖接近發射區的船隻。

就連現在佘院士都能看到遠處海邊掀起的浪花,顯然又是一艘快艇正在試圖擺脫海景的攔截。

他只是瞥了一眼就把視線放回到已經豎起的發射箱,長征十八號乳白色箭體基本全部隱藏在灰黑色的箱體內,只有同樣灰黑色的九章號飛船從敞口露了出來,遠遠看去像是和發射箱一體。

這樣一看反而更像是海面上出現了一座奇異的雕塑,發射箱露出的部分就是雕塑的基座,豎起的九章號飛船外表面都是由大量稜角分明的幾何體組成,看上去真的具有不少藝術感。

灰黑色的鋼鐵的象徵,熱烈而厚重;幾何卻又是抽象的存在,兩者結合在一起有一種似乎要掙脫現實的力量感,粗笨的外表下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技術精華,明明緊密聯繫卻又充滿割裂。

僅僅是凝視了一會兒這組奇異組合體,佘院士就感到有些精神恍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新遠公司。

這家公司給他的感覺也是如此,航發委對他們很熟悉,但越是熟悉越能感受到他們與世界的格格不入,彷彿從精神上就被割裂開來,卻又極大影響著全世界。

而且隨著他和林炬的相處能從對方身上感到一種非常隱蔽的擔憂,就好像隨時要面臨什麼巨大變數一樣。

作為一個戰火年代出生、經歷了78年紛飛歲月的老人,佘院士不覺得自己會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