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參議

有人曾建議租安1250,兩次飛行48小時內搞定,而且從降落的新遠航天發射場到瓊州航天發射中心也快得多,但是被以穩妥為由否決。

不過船運的時效也不算慢了,總比幾個內陸的發射場好得多,穩也確實穩。

不像新遠唯一可行的水路路線需要通過擁擠的長江航道,這一段路很麻煩而且風險不低,被迫發展空運。

8月5日的時候,7個集裝箱就被轉運車運到了瓊州發射場1號工位。

這個容納過新遠一號系列、新遠二號、新遠二號甲、新遠三號的發射工位,終於迎來了自家的火箭。

瓊州發射管理局為了慶祝這一點,特意為運送長征十號的車隊辦了歡迎儀式,整條轉運道路披紅掛綵,黃局長親自現場一路護送。

從長征十號抵達瓊州開始,CCAv每天都要報道一次這枚巨型火箭,全國網友也在大範圍內進行討論。

同樣,在外媒那裡長征十號也達到了極高的熱度。

在8月1日那天,的新聞標題只有簡單的一句:

“Longmarch10willarriveatwengunchsite.(長征十號將抵達瓊州航天發射場)”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則更直白:“CAsAisabouttotheracetotheoon(航天局將贏得登月競賽)”

這鮮明代表了目前阿美對於長征十號的態度,不管nACA曾經做出過多麼巨大的成就,不管阿爾忒彌斯計劃集結了多國精華、總體達千億美元的資金,都在事實上落後了。

sLs火箭尚未裝配完成,在這之後還要進行箭體測試、發射臺改造等等,肯尼迪航天中心光是為了改造發射臺就花了16億美元。

當長征十號出現的那一刻,nACA和國會都直接炸開了。

一大早克萊爾就被拽到了國會,參議員開門見山:

sLs火箭首發還要多久?

克萊爾此時也是撓頭,去年曙光計劃剛剛公佈,他也看到了長征十號的規劃,對航天局目標今年8月發射是完全不信的。

他並不清楚長征五號的具體進度,也就是說在nACA看來長征十號從箭體、發動機再到整體結構全都是全新研發的,就算是以最瘋狂的速度也需要兩年左右,最少也要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