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五章 救贖完成時

美國隊今晚的主要問題是投不進三分。

澳大利亞人的對抗太野蠻了,幾乎讓所有人都迷失其中。

于飛的突破和分球讓美國隊保持領先,但要打出一波流,他們需要命中外線三分。

即使于飛全力以赴,美國隊在半場結束時也只領先8分。全隊僅有4次助攻,其中3次來自於飛1。罰球10中3,三分球13中1。

1這一時期的fiBA對助攻的統計非常嚴格,哪怕你接球只運一下球都不算助攻。

雖然美國隊的硬實力足夠強,即使肉搏也能穩贏,但老k想要的是大勝。

下半場,老k激活了斯蒂芬·庫裡。

結果證明,這是今晚的關鍵一手。

下半場開局的前三分鐘,于飛在左右兩側的四十五度角三分線外連續命中nBA距離的幹拔三分,當他們對於飛包夾,庫裡則成了被放空的對象。

放空斯蒂芬·庫裡?

今天之後,再也不會有球隊嘗試這麼做。

庫裡續上了于飛的手感,連續命中三記三分。

美國隊下半場開局打出15比0的攻勢,一舉打爆了澳大利亞人的鐵桶陣。

庫有引力開始在球場上出現。

哪怕這種防守吸引力還遠遠不如他巔峰時期那樣每回合穩定牽制對手1.5個人的注意,但對於美國隊來說,一個乳臭未乾的大學生在一場焦灼的比賽裡解了外線的燃眉之急,成為影響局勢的關鍵棋子,他們還能要求更多嗎?

于飛開始成為側翼的爆點。

一開始包夾對他還管用,但之後,他便嘗試挑戰爆破對手的包夾。

這是籃球世界的現役第一人展示實力的時候。

現場的中國球迷給予的音浪讓于飛感覺自己回到了西雅圖。

每當他在弧頂拿球,現場近兩萬球迷會齊聲嘶吼:“打!打!!打!!!”

然後于飛就會把面前的澳洲球員幹爆。

上半場只輸8分的澳大利亞隊在下半場狂輸35分,最終以43分的差距慘敗。

于飛爆砍44分14籃板8助攻,如斯暴走的表現讓澳大利亞人懷疑他吃了興奮劑。

“有一個回合,弗萊面對三人包夾仍然選擇單打併得分,你就知道他們一點機會都沒有。”克里斯·波什回顧了于飛今晚最變態的時刻,一打三突破暴扣,“這樣的進攻真的會殺死對手的鬥志。”

有趣的是,每個國家的參賽隊伍在每場比賽結束後都會被隨機抽取一人去做興奮劑測驗。

今晚,美國隊被隨機選中的人是于飛。

所以于飛沒有接受賽後採訪,只是對現場記者說:“我使用了一種名叫‘我討厭失敗’的興奮劑,希望他們檢測不出來。”

兩天後,美國隊在半決賽上迎戰阿根廷。

四年前的雅典,正是阿根廷擊敗了美國隊。

但四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四年前的那支美國隊只有三人還在陣中。

他們分別是韋德、安東尼和布澤爾。

只是,這場備受關注的比賽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懸念。

開局不久,吉諾比利扭傷腳踝,之後基本動彈不得,哪怕站在場上也沒有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