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三章 勇者和惡龍

他們的人氣快速上升,市場完全激活,超音速如今是職業籃球市場上最大的牛股。

一支爛隊在一年內就實現華麗轉身,成功殺進總決賽,距離將完美的童話照進現實,他們還差四場比賽。

那麼,凱爾特人呢?

若干年後,當吉爾伯特·阿里納斯這種只贏過一輪系列賽的時代流星公然表示“凱爾特人在最近30年的籃球歷史上無關緊要”。這個言論的槽點在哪呢?它是事實,但是一個帶有限定條件的事實。就像有些媒體為了讓自己喜歡的球員在某些特定的榜單上名列前茅,必須限定一大堆條件一樣。

該理論最大的限定問題是時間,阿里納斯限定的時間裡,凱爾特人確實有一大半的時間無所作為,但如果要從nBA誕生開始算起,大半世紀的時間裡,凱爾特人始終是nBA的常青樹。特意的限定時間會得出一個有偏見的結果。如果阿里納斯把時間限定在20年內,那麼喬丹的公牛對職業籃球也就沒有影響了,如果他把時間限定在10年內,那麼nBA官方公認的馬刺王朝也對最近的十年沒有任何影響。

這就是一個在20年後會被徹底遺忘的球員在媒體工作時為了博眼球會說的話,但問題在於,是什麼導致了凱爾特人最近三十年“無關緊要”?這要從1986年倫·拜亞斯吸獨猝死開始,由新一代的凱爾特人隊長雷吉·劉易斯因心臟病意外去世延續,隨後在1997年的選秀大會上錯過了蒂姆·鄧肯,把裡克·皮蒂諾當成新世代的奧爾巴赫,希望他像1950年的紅頭那樣拯救一切,但皮蒂諾研究了凱爾特人的情況後覺得沒救了,於是他摧毀了一切。接著是皮爾斯在夜店身中11刀險些被殺。

凱爾特人榮耀早已成為了凱爾特人詛咒。

眾所周知,由於于飛的影響,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超音速是上賽季排名倒數第二的球隊。

那麼上賽季倒數第一的球隊是?不錯,就是凱爾特人。

但為于飛造勢的媒體不會提及這一點。

因為凱爾特人不像超音速那樣憑藉于飛的一人之力崛起,他們有三巨頭和為了冠軍直通車自降身份主動來投的多名老將。

這就是2008年總決賽的背景故事,也是nBA使出全力去宣傳造勢的原因。

不僅僅是兩隊背後迷人的歷史背景,更因為他們看起來與號稱mLB歷史最佳總決賽的1991年世界大賽相似。

那一年的mLB世界大賽決賽雙方同樣是前一年的墊底球隊,卻在後一年頂峰相見,併為觀眾送上了五場緊張激烈的比賽,三場被評為經典的比賽和一場不朽的搶七戰。

聯盟已經有段時間沒有遇上如此值得大力宣傳的系列賽了。

隨著營銷機器的全力運作,總決賽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雙方所在的城市和州,開始向全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