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 作品

第四百零八章 傑克遜的選擇



            科比現在的處境就像成功前的喬丹一樣。

他有鮮明的個人特徵,偏執、好勝、進攻慾望強烈。但和于飛相比,他激發隊友的動力不足。

不能讓隊友變得更好成為了批評他的主要方式。

而且,現在於飛在超音速帶一群年輕人,像過去那樣說雄鹿的球員更好已經無法令人信服。

傑克遜不願就此事與科比進行交流。

因為他嘗試過,由此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後果。

看著滿臉鬥志,對於回擊充滿慾望的科比,傑克遜的腦海中閃過了幾年前的舊事。

那是2006年的季後賽。

上手禁制全面出臺的第一年,也是科比進攻端全面爆發的一年。

他成為于飛之後又一個場均35+的得分王。

那是科比巔峰時期。可惜,彼時正值于飛開啟雄鹿的第二段兩連冠,無論常規賽多麼神勇,季後賽才是檢驗真金的舞臺。

當於飛帶領新生的雄鹿過關斬將,橫掃東部的時候,科比卻在西部首輪沉淪。

面對納什的太陽,科比奉獻過單場雙絕殺的名場面,但更多的是掙扎與無助。當時的湖人有望在第六場淘汰太陽,卻被對方的一記絕殺改命,來到第七場,對於科比的質疑聲越發強烈,連傑克遜自己也覺得,湖人必須調整自己的打法。

對太陽的第七場上半場,科比依然全力以赴,但湖人大比分落後。

然後,傑克遜認為時機到了,他在中場休息時與科比長談一番,主要就是想讓科比增加傳球。

科比不是一個典型的美國黑人,他的內心特別敏感。

體育作家們總是以科比自小在意大利生活的經歷,在敘事中將他塑造成一個帶有歐洲風情的黑人,但是,在傑克遜看來,科比的性情中有濃烈的俄羅斯風味。他固執己見,魯莽又堅定,當他的觀念受挫,他會接受建議,但他接受建議的方式不是“ok,我會按你說的做”,而是“讓我他媽看看這麼做行不行”。

一旦他接受建議,他就會像俄國人似的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那場比賽,科比上半場拿到23分,下半場僅僅得到1分。

當科比下半場只得到1分的時候,湖人當然沒有勝算。

這不是傑克遜希望在科比身上看到的改變,但這就是科比理解建議的方式。

從那以後,傑克遜明白,他必須讓科比做自己。

就算有問題,也應該讓科比自己意識到問題,而不是他主動提出來。

此刻,對面的于飛看起來就像籃球運動員的完美形態。

魔術師的組織與傳球,拉里·伯德的進攻與全能,斯科蒂·皮彭的運動天賦與防守。

他把科比這樣單向威脅大殺器襯托得像個落後時代的古董。

傑克遜與科比相交多年,他已經足夠了解這個男人。他不會退縮,他會用自己的方式繼續戰鬥,如果他健康的話,湖人並非沒有勝算。

“科比。”傑克遜說,“你不能以一敵二。”

科比同意傑克遜的看法,他點頭說道:“我會先把布蘭登·羅伊幹掉。”

弗萊呢?誰來對付弗萊?

沒等傑克遜安排,基德便一馬當先,富有責任感地說:“在那之前,我來防守弗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