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 作品

第二百二十六章 嘉年華籃球


                 從洛杉磯回來後,雄鹿有兩天的時間進行休整。

  喬治·卡爾本來只想分析一下最後這段賽程誰最難打,然後,一個名叫吉姆·託德(ji

  這種變化真的很好捕捉。

  就好像你看60年代的黑白錄像可以明顯從球員的技術運用和身體素質來區分80年代的比賽錄像。

  但如果把1979年的比賽錄像和2003年的比賽錄像放在一起,除了畫質,區別不會很大。

  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自1979年nba引進三分以來,比賽的進化速度並不像上一個20年那麼快。

  如果吉姆·託德所謂的場均出手30次三分球可行的話,那將是可怕的。

  對卡爾來說,這是籃球三觀的毀滅與重塑,不僅僅是他,許多執教籃球多年的教練員的籃球觀都會被擊碎。

  “試試就試試吧,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卡爾唸叨著。

  雄鹿的下一場比賽是在主場對陣國王。

  比賽開始前,球員們從教練組這裡得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比賽計劃:“我們今晚一切照舊,但要做到一件事。”

  大家都看著卡爾。

  “要在三分線外出手30次。”

  “!#!¥”

  聽到這種要求,更衣室自然是一片鬼哭狼嚎,因為一般只有打全明星賽的時候才會這麼搞。

  對於射手們來說,這個消息令人振奮。

  這代表他們今晚的戰術地位上升了。

  畢竟,要投三分總得讓把握性更高的人來投。

  對這個要求眼前一亮的只有于飛。

  雖然不知道是誰給卡爾開的竅,也不知道提升三分產量在依舊允許防守球員上手的時代是否有效,但這是理念進步的證明。

  場均30次三分出手應該能摸到20年後的小球時代的邊了。

  于飛的感覺沒有錯。

  場均30次三分出手放到2023年的nba差不多是聯盟倒數第二的水平,但對比賽的影響和節奏的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

  由於對手是國王這種不以防守見長的球隊,所以,雄鹿在投籃命中率下降的情況下順利增加了三分球的產量。

  這一晚,雄鹿外線31投13中,儘管沒有創造連進三分一波帶走的小球經典場面,卻讓國王在防守端疲於奔命,加上于飛等人對長籃板的精準把控,雄鹿最後竟然是依靠進攻籃板擊垮了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