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卡爾指數和于飛定律

  于飛也不是手感好就得意忘形,他能不能打四號位都是基於對手的體型和體格。

  肯揚·馬丁是當代標誌性的野獸派大前鋒,就像是一個技術粗糙版的布雷克·格里芬。為什麼大家叫他們野獸派呢?並不是他們長得像野獸,而是說他們肆虐籃筐的時候,像個野獸。

  而這種野獸派大前鋒如果想要維持自己的運動能力和爆發力,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

  因此,肯揚·馬丁雖然看著像是于飛不會去對位的肌肉棒子,實際上他只有234磅(106kg)。

  于飛上賽季的體重是104kg,今夏增重了2kg。

  也就是說他和馬丁的體重是一樣的。

  也許馬丁的絕對力量仍然強於于飛,但這絕不是一個身體劣勢對位。

  比賽進入第二節,籃網漸漸展現出東部最強隊伍的風采。

  他們的陣地戰很複雜,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套路,而這些套路只有基德才玩得明白。

  這就是為什麼基德明明自主進攻能力稀爛,但在不重視三分球的大球時代,他可以頂著被放空的超級負面buff來盤活全隊。

  高精尖的戰術體系帶來的弊端同樣明顯,那就是戰術脫節時,會顯得進攻能力極其疲軟。

  籃網顯示出疲態的模樣,于飛已經在開場見過了。

  他們可以連續四分鐘不得分,然後又把對手的得分控制在2分內。

  這是多麼醜陋的比賽?

  而這支打法醜陋的比賽的球隊打過的兩屆總決賽都不是歷史收視率最低的比賽——拋開園區總決賽不談——那臭名昭著的2005年總決賽到底難看到什麼地步了?

  于飛等待著被喬治·卡爾再次召喚的那一刻。

  籃網則在基德的帶領下,用第二陣容連連追分。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之輩站了出來,他叫盧修斯·哈里斯(luciousharrissg),abc介紹他是1993年的次輪第一順位,正是這個在nba默默打拼多年的老兵,成為了籃網追分勢頭中的主要球員。

  哈里斯投進三分後又在基德的幫助下連續完成空切上籃,第二節開場不過三分鐘,籃網已經將分差追到只剩1分。

  29比30

  換句話說,雄鹿在過去的三分鐘裡只得到3分。

  “他們的主力陣容還沒回來,我不能換上你說的那套陣容。”卡爾對於飛說,“你現在的任務是打破我們的得分荒。”

  于飛戲謔道:“那要用傳球來打斷還是用單打來打斷?”

  卡爾惱怒地說:“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有用就行!”

  那行吧.

  于飛希望卡爾教練會喜歡自己的無限單打。

  相比卡爾,于飛還是更喜歡柯林斯,雖然後者無法掙脫喬丹的束縛,但他對球星的約束基本是0。

  他信任球星的能力,也願意給球星球場上的權力。

  于飛記得他在柯林斯手下打球的時候,從來沒有被要求過傳球,但這不影響他場均送出近7個助攻。

  這說明什麼?他本身就是個喜歡傳球的球員。

  今晚執著單打不過是因為手感好而已。

  用一句最直白的話來說,手感好就多投籃有錯嗎?

  看看基德是怎麼做的,誰手感好就像填鴨一樣死活都要把球往對方手裡送。

  所以,于飛並不覺得自己獨,他一直在傳球——他把球傳給了手感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