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愛 作品

第五十六章 反邁克

史蒂夫·懷奇在威爾明頓分校的球館裡尋找著合適的採訪對象。



大多數媒體都將注意力放在喬丹身上,作為“喬丹的人”,懷奇想挖掘奇才隊內的其他信息,這也是他身為《華盛頓郵報》的駐隊記者的責任。



今天是媒體日,奇才隊不需要訓練,大多數球員都在想著如何在媒體面前作秀。



唯獨于飛拉著自己的訓練師在球場的角落練習投籃。



神奇的是,也沒有記者去採訪這位休賽期新聞最多的奇才球員。



第一個在休賽期報道于飛的人正是懷奇,他們之間算是認識了。



因此,懷奇向于飛走去,戲謔地問:“今天也要訓練嗎?”



通常來說,在媒體日還堅持訓練的,都是蠢貨。



對媒體來說,這就是作秀,想讓公眾知道你有多努力,但不好意思,沒人會在第二天的報道上對此提及隻言片語。



作秀也是一門技術活,像喬丹那樣打著“熱愛”的旗號復出,然後大談熱愛才是媒體們所欣賞的正經作秀。



“過去兩個月我都是這麼練的。”于飛無奈地說,“已經習慣了。”



懷奇問道:“那麼,你有時間為我做一個專訪嗎?”



于飛奇怪地問:“你確定?”



“有什麼問題?”



華府居然還有不圍著喬丹轉的媒體人嗎?難不成這位球隊的跟隊記者跟流量過不去?



“沒有,我只是覺得你應該更想採訪mj。”



跟隊記者在喬丹與自己之間選擇了自己,于飛不知道是喜是憂。



然而,懷奇接下來的話卻讓于飛吃了一驚:“我是邁克爾的人。”



言外之意是,他想採訪喬丹的話,什麼時候都可以。



于飛為什麼吃驚?因為他身處華府,美國的政治中心,懷奇作為跟隊記者,也就是所謂的第四權,為了證明自己的客觀與理性,絕不會給自己身上打“我是xx的人”的標籤。



如果你指控一個政治色彩濃厚的記者說是誰誰的人,那麼就是對對方的一種侮辱。



而在體育界,懷奇可以當著別人的面輕而易舉地承認他是喬丹的人。



這就是90年代以來,喬丹崛起後形成的美國體育界獨有的一神格局。



合理。非常合理。



于飛點頭,“好吧,你想問什麼?”



懷奇的問題非常公式化,心情如何,對奇才隊的感覺,新賽季的目標,和喬丹當隊友有沒有壓力等等其他記者也會問的問題他是一個都不落。



“你就想問這些嗎?”



採訪結束時,于飛還有些納悶。



懷奇淡定地說:“是的,這些就夠了。”



“為什麼?你可以問一些更難回答的問題。”于飛說。



懷奇笑道:“我是邁克爾的人,我的任務是把你的今天對我說的話送上明天報紙的第二頁。”



“為什麼?”于飛重複這句話。



“因為你也是邁克爾的人。”



天可憐見,我清清白白做人怎麼就成了喬丹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