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寥 作品

第47章 擒龍

  他想要剿匪,馮知縣是剿匪的能官,這不是天作之合?

  他對周清愈發感激,隨即問馮知縣:“小人其實都不知道周先生到底是什麼身份,縣尊可否告知?”

  馮知縣聽言,哈哈大笑:“你竟然不知,看來是周賢弟不想自己說。我來告訴你吧,周賢弟是新科的解元公。”

  “解元公?那豈不是天上的文曲星?”常萬里腦子一懵。他一個江湖草莽,沒曾想居然能和新科解元公相處那麼一些時日。

  而且周老爺平易近人,哪裡看得出有官老爺的氣派。

  那可是解元公啊!

  他忙拉著童兒,說道:“少主,你往後一定要好好讀書,你可是佔了解元公文氣的。”

  師門被滅,讓他堅定了讀書做官才是正途。

  仙霞派說滅也就滅了,官府根本不管。

  若是一個舉人家出了這等事,那湖山水匪,立時就有滅頂之災。

  說到底,仙霞派在官府眼中,如同一個土財主,根本不值一提。

  馮知縣與常萬里繼續寒暄一會,還找人試了他武藝,發現常萬里當真武藝不錯,更生憐才之心。

  他也知世道漸亂,湖山府的知府可不好當。

  名義上是升遷,可那裡的水很深,好幾任知府吃了掛落。可他一個舉人出身,有能當知府的機會就不錯了,哪裡輪得到他挑挑揀揀。

  而且這次多半是因為張鄉紳的事,有點惡了轉運使。

  不過官場中,永遠左右逢源是不可能的。要想走得遠,必須有堅定的立場。

  拋開周清是解元不提,他支持周清,等於間接性站到了宋河那一邊,畢竟周清是宋河作為主考官取中的解元。

  雖然宋河未必知道他。

  可主動湊過去,總會知道的。

  不過他覺得周賢弟似乎無意仕途,陸鳳先和宋河都沒私下去拜訪,還放話說十年內不參加會試,閉門讀書。

  這又何必呢?

  總之這個周賢弟行事,在他眼裡有些古裡古……高深莫測。

  但周清並沒因此得罪宋河、陸提學。

  宋河前些日子還在官宴上提起周清,說他是赤純之人,陸鳳先去了大理寺後,第一件事便是直接將張家書童的案子定死,足見厚愛。

  其實馮知縣不知道周清中解元是很有內幕的,乃是宋河、陸鳳先樹立的標杆,直達天聽的祥瑞。周清不鑽營,十年內不參加會試,閉門讀書,更合他們心意。

  若是周清年輕氣盛,到處招搖,他們反而擔心不已。

  馮知縣心中計較甚多,後面又交給了常萬里一件差事。張鄉紳他已經留了許久,再留下去,死在他這裡可不好說了。

  得趁早送走。

  他聽過路商人說了張家的事。

  因此心想,吃了半年藥,張鄉紳這回去,準得氣死。

  死在自家,算是死得其所,魂歸故鄉。

  馮知縣因此將張鄉紳託付給常萬里,以出公差的名義,讓他帶著幾個衙役,將張鄉紳送回江州老家去。

  常萬里得了馮知縣仔細囑託,自然立志要辦好這件差事。

  至於童兒自然留在橫波縣。

  馮知縣只等他交了差回來,眾人可隨他一起啟程去湖山府赴任。

  …

  …

  大桑樹上,周清這一天終於將無影腿修煉到精通的境界。

  虎鶴雙形拳,無影腿,回春符典。

  他簡直覺得自己哪裡是狀元公,簡直是江州黃飛鴻。

  不過黃師傅的地位,哪裡能跟解元公比,但是名聲很大。周清前世看了不少黃飛鴻系列的電影,心中還是將黃師傅當偶像的。

  而且論相貌武功,他現在不見得比李版的黃飛鴻差。

  如此聯想,使他有種誤入前世嚮往的江湖的感覺。

  他思忖間,有人來敲門。

  周清在大桑樹上,看到來人是常萬里。

  他跳下樹,開了門。

  “周老爺好。”常萬里提著禮物向周清行禮。

  周清笑著請他進院子,問他:“你怎麼回江州了?”

  常萬里照實說了,還說了張鄉紳回到家裡,看著家裡空空,一口老血噴出,當場便去了。

  周清有些感慨,“張家也算書香門第,沒想到到頭來落得這般下場。真是好啊。”

  常萬里聽到前面兩句,還以為周清心腸好,直到周老爺最後一句,才知周老爺實是恩怨分明的人。

  大丈夫做人,該當如此。

  他是知道周清和張家恩怨的。

  路上張鄉紳更是說了許多周清的好話,希望常萬里不要加害他。但張鄉紳完全不知道張家現在是什麼情況。

  等他回去之後,一時接受不了,便即吐血歸西。

  遠在橫波縣的馮知縣即使知曉了,也會表示不背鍋,因為他知曉張鄉紳信佛,喜歡吃素,這些日子只給了張鄉紳稀粥喝。

  如此貼心,怎麼能怪他?

  要錯也是佛祖的錯,誰叫張鄉紳信了佛?

  見得天色晚,周清留常萬里住下。他不喜歡有人住在院子裡,可是一晚上是無妨的。

  到了午夜,一陣陰風飄蕩進了周宅。嗚咽之聲,注滿庭院,頗有些恐怖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