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寥 作品

第16章 風起


  “文膽,到底是什麼呢?”周清靠著大桑樹坐著,思忖著。

  夏日的炎熱,不敢冒犯大桑樹陰涼的樹蔭。周清其實有所懷疑,以前鬼宅的異常,興許跟這株極為陰涼的大桑樹有關。

  只是他住進來,日子眼見一天比一天好,縱使以前的詭異和大桑樹有關,那也沒對周清造成什麼妨礙。

  何況他天天拿大桑樹當靶子,沒見大桑樹有啥反應。

  背靠桑樹,感受來自粗壯樹幹的絲絲涼意,周清愈發冷靜。

  文膽出現的關鍵,自然是在於他書寫的《誡子書》。

  一篇書法,有這樣大的魔力嗎?

  周清將皮紙橫在膝蓋前,墨跡乾得很快,不知是天氣原因,或是有其他特異之處。

  書寫《誡子書》時,周清情感充沛,通篇一個“靜”字,如實記錄著他穿越以來,遇見種種事情,最終靠著一個“靜”字,方才有今日的安定。

  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文章能流傳千古,在於共鳴,在於真實情感的流露,在於詮釋了自身遭遇,以及生生不息的奮鬥……

  文膽的出現,應該與他書寫《誡子書》時,闡發了自身“靜以修身、寧靜致遠”的處世之法。

  他仔細端詳手中皮紙上的文字,書法的造詣其實一般,稱不上登堂入室,但是他看著,著實有不一樣的感覺。

  看著上面的一字一句,心神自然安定下來。

  似乎這篇文字,自有一股使人心裡寧靜的意境流轉。

  文膽的意思有多種,周清記得大學導師曾對他提過一種說法,文膽即是指文章的靈魂和氣質,不止應用在文學寫作中,其他藝術相關的領域,都可以用到文膽的概念。

  “靈魂?氣質?”

  讀書養神,練武養身。

  “養生主一直以來都只是顯示我練武養身的進度,如今出現文膽,自然是涉及到了讀書養神的方面。”

  周清大致做出了判斷。

  文膽雖然出現後,幫助周清提升了虎戲,可前提是虎戲在熟練階段已經圓滿,距離精通本就是一步之遙,文膽對虎戲的提升,更像是點睛之筆,點出虎戲的神韻,使其突破瓶頸。

  “或許這才是文膽關鍵作用所在。”

  修煉虎戲的兇意,化為膽氣,自也少不了文膽的作用。

  練武之人,須得有膽,才能勇猛精進。

  一味的畏畏縮縮,則終無成就。

  但如果一味的兇狠,容易招惹是非,故而道德經有言“強梁者不得其死”。

  過剛易折。

  是以練武之人中的武術家,多以不惹事不怕事為處世安身的理念。

  畢竟武功再高,亦是血肉之軀,能捱得多少刀槍劍戟?

  人之肉身是有極限的。

  不過?

  周清想到養生主。

  有養生主的他,當真存在肉身的極限嗎?

  以他現在的情況,至少遠遠不到考慮肉身極限的時候。

  他也希望肉身的提升是沒有極限的。

  總之,想通這些事後,周清極為暢快。今天很好,明天會更好,日子會一天好過一天。

  這樣充滿希望的生活,哪怕沒有電,沒有網絡,也是很快樂的。

  人生的本質不就是追逐快樂嗎?

  到現在,他還不餓。

  只是也沒有興致再寫一篇書法。皮紙不便宜,沒感覺時,他不打算浪費。他很清楚,像眼下這篇書法,他即使重新寫一篇一模一樣的誡子書,都大概率沒有眼前皮紙上的文字那樣有深刻的意境在。

  古今名帖,即使那些書法大家再重新寫一次,也不能還原出來。

  如《快雪時晴帖》、《喪亂貼》、《祭侄文稿》等……

  周清摸了摸扁平,卻遠比剛穿越過來結實的小腹,還不餓,那就懶得再弄吃的了。進食也會對身體進行消耗。

  他突然想許一個願望。

  明天昴日再抓一條青碧蛇回來,好不好?

  至於今天,周清打算好好睡一覺。

  充足的睡眠,亦是養身必不可少的環節。

  …

  …

  第二天周清醒來。

  現在白天很長,而此時天色微白,夜幕未完全消失。

  昴日在庭院裡,沒有如周清想的那樣,抓來一條蛇,不過它雞喙倒是叼著一條挺大的蚯蚓。庭院裡沒有泥土被翻開的痕跡,大概率是夜裡在附近自己找的食物。

  看來那樣的蛇,終歸是昴日偶然抓來的。

  依舊不太餓。

  他現在每日消耗不少,現在居然還不餓。周清心裡猜測,蛇肉和蛇膽裡應該還有神秘的物質,極大地補充了他身體所需的營養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