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寥 作品

第5章 武技


  周清根據這些學生在千字文的進度,給他們一一佈置下學習任務,並說明明天還要繼續考較。

  如果達不成目標,自然是要挨戒尺的。

  不是他喜歡體罰,而是時代如此,他不這樣的話,反而標新立異,徒惹閒話。何況一定的懲罰制度,能激起學生們的主動性。

  在這個年紀,大部分學生是很難明白讀書對他們將來人生的意義。

  千字文的文章脈絡是循序漸進、一以貫之的,其辭藻華麗,且毫無堆砌之感,引經據典,頗為恰當自然。

  周清接下來自然是講解千字文。

  裡面的典故和他現代所學其實有所差別,不過周清有原身的記憶,因此一開始便成竹在胸,講得頭頭是道。

  一堂課講下來,不說效果有多好,至少稱得上一句頗有趣味。

  只是仍舊有學生不用心聽講,甚至打瞌睡。

  周清一開始只能作一下提醒。

  他到底面容太嫩,板起臉也沒啥威懾力。

  後來他想了個法子,心中想象虎戲的神韻,倒是有了不錯的效果。

  “難怪有個詞叫虎虎生威。”

  周清看到學生們的反應,心裡大概有了底。

  虎是獸類的王者。

  當他虎戲的造詣越來越高,他模擬出的虎威,指不定還真有所謂的王霸之氣出現。

  上午共有兩堂課,第二堂課周清讓學生們自學。

  他則是找來村塾裡的草紙。

  草紙廉價,甚至遠遠不如麻紙。僅僅只能用來書寫,而且不好保存、缺點很多。

  即使如此,村塾裡能備下一些草紙,在許多村裡都算是罕見的事。

  村塾的草紙和筆墨都是公家的事物,周清作為塾師,自然可以取用。他研好墨,開始利用草紙練字。

  草紙自然不適合書法,不過虎戲進一步可以衍生出拳法,對雙手有鍛鍊的效果。

  周清練字,同時也是在鍛鍊雙手,可以有助於虎戲的練習。

  練字還可以靜心。

  因為教學生,真的是很氣人的事。

  周清只寫“心靜”二字。

  歷來書法家,都喜歡寫這二字,從而達到靜心養身的目的。

  寫了一會,周清便沉浸其中,心境平靜淡然起來。

  上午的教學結束之後,村塾後面還有飯堂。

  學生們用餐只有糙米飯,頂多加點蔬菜,油腥少得可憐。而塾師則提供了大米飯,拌上豬油和青菜,澆上一點醬油,還有一片薄薄的臘肉。這份待遇,已經好過江州城絕大部分私塾。

  江州城兩面是水,一面是山,一面是平原。

  胡村雖然是近郊,卻背靠西山,山中產物頗豐,村民抱團進山,常有收穫,日子過得確實比山腳下的其他村子要好。

  其他村及不上胡村,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雜姓混居,面對官府的徭役賦稅,沒有反抗的餘地。

  即使村裡出了秀才,也只是向著一家一姓。

  當然,無論是胡村,還是附近其他村子,都沒有舉人。

  秀才是士,舉人是官。

  秀才還可能受窮,舉人則不可能窮,甚至一向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也有另一種說法,考舉人難度太大。一般上萬個秀才,一科只出幾十個舉人。幾千個舉人,會出幾百個進士。

  所以舉人考進士,遠比秀才考舉人容易。

  也有反面例子,如儒林外史的范進,考秀才考了幾十年,而考中秀才之後,很快就考中了舉人。

  如果在養生主沒出現之前,周清肯定會一心一意想著考中舉人,改變命運。

  現在他心裡多了別樣的想法。

  如何活得更久,追逐超凡和神秘,才是他內心最大的渴望。

  吃完午飯,午休之後。

  武教習來了。

  教習姓胡,名默。乃是一個瘸子,除開當村塾的武教習外,還在村裡經營了一個鐵鋪。

  學生們顯然更喜歡舞刀弄棒。

  木刀和木棒玩得不亦樂乎。

  這些只是熱身,然後胡默才教他們正式要學習的內容。

  黑虎拳!

  黑虎拳雖然是拳法,主要作用是強身健體,真正的殺招只有一招,那就是“黑虎掏心”。

  周清在旁邊觀摩。

  牢牢記住胡默每一個動作,連呼吸節奏都記下來。只是發力的方式,光是看,很難看出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