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850章 驅動力是有利可圖

 

如果上面的文章都是免費的,當然也會有許許多多的筆桿子參與進來,不計報酬的寫文章,完全出於愛好。可數量終究是太少,而且存在競爭關係,很多博主可能會選擇其他的平臺發表文章。

 

如果採用的是商業的手段,為其勞動成果進行一定的付費,這吸引力就大了。

 

哪怕只是賺點零花錢呢?

 

零花錢的收益,也是自身勞動成果的價值體現。

 

尤其更重要的一點,這個世界上發達國家只是少數,大部分的地方經濟收入都不高。即便是很多有才能的人,受困於客觀環境,也很難賺到什麼大錢。

 

在一些高收入群體眼裡的零花錢,對這些人來說卻可以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收入補貼。

 

現代社會里,商業化才能形成規模化。

 

有利可圖才有驅動力。

 

果然,陸器接下來就闡述了類似的觀點,“在南美、中北美、印度、中南亞,都有很多it工程師,可他們的收入都極低,同比的收入連硅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果是開源項目,就更低了。”

 

“有數據嗎?”

 

“在硅谷,互聯網公司為一行代碼支付的價格,可以達到20美元。可是開源就不一樣了,沒有社會保險、沒有公司福利、沒有管理成本,甚至不需要為無效工作買單,直接以結果計費。可以採取獎金制,為開源項目做出實質貢獻了,才能拿到錢;沒做出貢獻,就沒有獎金。一行代碼的成本可以壓縮到1美元以內。”

 

“1美元,也挺高了吧?不比國內少多少了!”

 

周不器隱約記得郭鵬飛談過代碼成本的事。

 

在國內類似紫微星、BAt這樣的一線大廠裡,不考慮大批量的複製粘貼的那些代碼,自主寫出來的一行代碼,成本大概是34美元。

 

這是公司支付的成本。

 

真正員工到手的,可能也就是2美元。

 

另外,開源社區裡的開源項目有許許多多,開發者可以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擅長的參與進去,在公司裡工作,卻沒什麼選擇權。有選擇權,一天說不定可以寫100行有效代碼,沒選擇權,可能連50行都寫不上。

 

這麼算下來,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陸器道:“對,包括國內也是這樣,有很多程序員的工資很低,甚至國內因為工程師數量過於龐大,很多工程師很難獲得與其匹配的工作。能夠參與開源項目,賺一些外快,這筆收入可以很大程度的改變他們的生活。”

 

“嗯,國內在標準化流水線化的培養it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