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回

話不投機半句多,可她依舊回大哥家與親人們吃頓飯。

有阿桑家的情形做對比,讓她格外珍惜親人間的情分。家人說得對,她奔三了。自從村裡人搬出來後,目前已經送走三位老人,爺奶瞅著心緒很不安定。

老人家是活一天算一天,而她能陪一天算一天。

離世的那三位老人都是搬出來後,整天在家過著無所事事吃飽等死的日子。

一個人的精氣神沒了,很快便走了。

其中一位阿桑也認識,不過蘭秋晨從未跟她提及。人老了終要走的,阿桑本就憂心父母,如今天隔一方,聽到熟人離世的消息恐怕憂思更重,不說也罷。

倒是其他老人都搬回村裡住了,實在不習慣鎮上的清閒。

說自己是天生的賤命,坐不住,那幾位搬回村裡的老人常常自嘲笑談。回去住了一年多,證實了自己果真“賤”命一條,天天下地幹活居然渾身松泛多了。

其中一位要拄柺杖走路的老人,如今健步如飛,天天揹著雙手遛著狗在鄉道慢悠悠地散步,精神得很。

兒女們見狀,紛紛勸說要接他出去住,他死活不肯挪窩,說鎮上到處烏煙瘴氣的,煩得很。

說烏煙瘴氣不誇張,到處搞基建嘛,到處是塵土飛揚的景象。

跟寧靜的小山村相比,猶如兩個世界。

就連蘭秋晨家那位堂姑婆也一樣,從原本的癱在藤椅上等死到去年的獨立行走,養雞養鵝和種菜,和回村之前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兒媳婦見狀想接她回去孝敬,被拒絕了。

後來,蘭秋晨進村探望幾位老人時被姑婆拽著話家常。這才曉得姑婆的兒媳婦見她身體壯實,想讓她回去給家人煮飯做家務。

因為兒媳婦的父親癱在了床上,老媽身子也不好,索性到女兒家養老。

兒媳婦要上班,下班要帶孩子,要做幾個人的飯和給父親餵飯等。姑婆那小兒子不耐煩伺候母親,但伺候老丈人十分細心周到,每天給老丈人擦洗身子。

可小夫妻都是要上班的人,天天如此實在累得慌。而且工資不高,請保姆、鐘點工在他們眼裡那是有錢人的配置。

眼見自己親媽婆婆身子好了,便動了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