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的希望 作品

第470章 農肥作坊

  其中,農肥作坊就被列了出來。

  而白佩佩呢,因為她“懂”植物,春綠肥、夏綠肥、秋綠肥、冬綠肥這種植物綠肥都是她搞出來的,又叫“四季綠肥”,因此她也十分榮幸地成了農肥作坊的“研究員”。

  在夏厚德、白佩佩他們出現以前,老百姓是用什麼肥的的呢?

  他們用的是淤泥、塘泥、河泥、湖泥等其他肥泥。

  想也知道,這種“肥泥”數量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也就導致了人與人之間、村與村之間的鬥爭。

  就跟水一樣,當一樣東西成為稀缺資源,鬥爭無法避免。

  而夏厚德的出現,讓他們學會了自己製作“肥料”,也就是堆肥、漚肥。白佩佩更是讓他們認識了“綠肥”的作用。

  因為有這些基本上,嚴向晨他們也深深意識到“肥料”的重要性,知道這件事大有可為。

  到目前為止,農肥作坊已經將之前的家禽家畜、草木落葉、動物雜穢之類的東西擴展到了骨粉骨灰(動物的骨頭)、菜籽餅、棉籽餅、豆渣、酒糟、鹽滷水、硫磺、黑硯等。

  從有機物到無機物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他們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農用氨水”的問題。

  雖然現在“農用氨水”還處在研究階段,還沒辦法像其他農用肥料一樣使用,但它能走到這一步,也是一種階梯性的發展,更是源自人才的前期積累和機械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從這裡,九皇子的人也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

  之前大家都覺得那些奇淫巧技上不得檯面,是下九流的東西,可酒精的提純技術來自於匠人,研究農用氨水所需要的技術來自於匠人,農用機械的研究與進一步改良也都來自於匠人……

  就像白佩佩所說的那樣:“就像四書五經一樣,農學是一種知識,醫學是一種知識,就是匠學也是一種知識。只不過大部分人埋頭苦幹,積攢於自己的經驗,卻沒有想過去總結、去傳承。

  如果那樣的話,農學、醫學、匠學就會變成千本百本的書籍知識,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變得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