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超人 作品

第232章 231煎餅

第232章231煎餅

推磨是個枯燥無味的活,不少小腦不夠發達的人推上幾圈就會暈頭轉向。

早前的地主家都用牛馬推磨,唐植桐家一直不富裕,用不起牛馬,所以唐植桐這次親自上陣,體驗了一把牛馬的感覺,還成,比幾十年後給資本家扛活的福報要輕鬆不少。

石磨當時買的規格小了一點,所以推的時候要增加負重,比如將盛玉米碎的盆壓在上面,這樣能將玉米碎推的更細膩一些,攤出來的煎餅口感更好。

“媽,這裡面摻米麵了?”隨著石磨的旋轉,小米特有的清香味淡淡散發出來,唐植桐嗅嗅,問道。

“嗯,你不是說米麵的好吃嗎?這次放了不少。”一個石磨上能拴兩根推磨的木棍,唐植桐負責一個,張桂芳負責另一個,並時不時的往磨眼裡舀一勺泡發好的原料。

“敢情您還記得呢?”唐植桐有些詫異,距離自己說這話至少已經有十年時間。

早年間糧食還沒有兩統,為了省錢,唐奶奶都是從集市上購買毛糧,然後自己加工,其中又以玉米、小米為主。

玉米能用來蒸窩頭,小米大多是煮粥,偶爾唐奶奶也會做煎餅,玉米碎不夠了就會摻上些小米,唐植桐吃著純玉米的口感發酸且硬,而有小米的更甜更軟,所以稱讚過兩回。

“記著呢。現在輕易不做,做就做你愛吃的。”張桂芳理所當然的說道,糧食統籌後,糧店的價格實惠而且都是加工好的,更省時省力,所以一家人吃毛糧的機會就少了。

“那明天我回來做點菜,咱卷煎餅吃。”一聽這麵糊裡摻了小米,唐植桐的饞蟲被勾了起來。

都說齊魯人吃捲餅卷大蔥,這是對貧困年代齊魯人的刻板印象,窮的時候確實有吃,但卷的不是大蔥,而是一種小香蔥。

以“人沒蔥高”而聞名的章丘大蔥大概是90年代的產物,然而這種大蔥剛上市時並不受普通民眾歡迎。

那時生活條件已經改善,普通民眾買蔥大多是為了炒菜,但炒菜才用多少蔥?因為冰箱沒有普及,一棵章丘大蔥還沒等用完就已經乾巴了,所以當時的章丘大蔥大多銷往菜館、包子鋪。

尤其是包子鋪,特別喜歡章丘大蔥,一棵蔥一斤多,比扒小蔥省時省力,章丘大蔥的蔥白還多,各種蔥的價格差不多,所以都緊著大的買。

菜農也不傻,同樣是伺候一季田,章丘大蔥的產量要比老品種高很多,所以就越來越流行,然而本地需求有限,加上那時物流還不怎麼發達,運費奇高,一擁而上的種植也曾導致滯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