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96.兩方對證

 雖然不知道真實的價格,價格少說也不會低於三五百兩。

 縣丞家中一共有十一口人,還有十四個僕人,僕人得發工錢。

 庭淵走到其中一個僕人身邊問道:“你一年的工錢是多少?”

 “五兩銀子。”

 他看向其他人,“你們的也是嗎?”

 身邊幾人紛紛點頭。

 “我今年剛來的,只有四兩。”

 另一個說:“我是廚娘,六兩。”

 庭淵與伯景鬱說:“哪怕按照五兩算,十四個人一年就得七十兩銀子,這縣丞一年糧食幾十石,按照西府如今的糧價,所有的糧食全都換成銀兩,也就值六十兩。”

 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一年年俸就值六十兩的銀子,卻請了價值七十兩銀子的工人,還沒有算日常開銷,這麼多人的糧食一年少說得吃七十石,也就差不多五十兩銀子,那也不能光吃乾飯不吃菜,按照西府的菜價,四菜一湯的標準,做一家這麼多人的飯菜,總不能這些工人一個個全都把嘴巴堵住不吃飯,一年少說也得三十兩的銀子。

 一年正常的開銷是一百五十兩銀子左右,年俸只有六十兩,減掉年俸還倒貼九十兩銀子。

 庭淵問縣丞夫人,“夫人,你們一年要往裡頭倒貼九十兩銀子,還有閒錢買這麼多珠寶玉石?”

 縣丞夫人:“……”

 她難以回答。

 貪汙受賄基本可以說是事實。

 如果沒有貪汙受賄,那麼她作為女主人,自然知道這些東西的來源,問起來她能不知道嗎?

 懂玉器的師傅和劉家糧肆的工人幾乎是同時抵達衙門,被領到了後院。

 為了公平起見,找來了三位玉器師傅,讓他們各自估價,最終取平均值算這些東西的總價。

 轉而庭淵又讓糧肆的工人辨認,看看這些人裡面是否有人曾經去糧肆兌換過糧票。

 糧肆的工人穿梭在每個官員的院子裡,挨個看了一遍,最終停在了縣丞院子裡,指著一個個子不高樣貌平平的男人說,“他去我們糧肆換過好幾次糧票。”

 庭淵拿過官員家屬登記的冊子翻看,找到了這個人的檔案——曾遲。

 是曾矗的親弟弟。

 庭淵問糧肆的工人,“你確定自己沒有看走眼?”

 工人十分肯定地說,“沒有。”

 庭淵問他:“你為何這麼肯定,他可是朝廷官員的家屬,你要清楚,如果你說謊了,這可是掉腦袋的死罪。”

 “我肯定,就是他,因為他說話結巴。”

 庭淵看向曾遲,“你說話結巴?”

 曾遲搖頭。

 庭淵將檔案舉到他的面前,“照著上面念。”

 曾遲:“……”

 庭淵問他:“那你目不識字?”

 曾遲又搖頭,反正就是不說話。

 庭淵:“你又識字,又不說話,那不就從側面驗證了這工人的話,你就是個結巴。”

 “我,不是,結巴。”

 “那你為什麼說話兩個字兩個字地往外蹦?”庭淵對他說,“你連起來再說一遍。”

 曾遲非常認真地說:“我,不是,結巴。”

 庭淵十分肯定且認真地說:“嗯,你不是結巴。”

 確實不是結巴,只是一次只能說兩個字,說多了就得變成結巴。

 庭淵問他:“那你有拿過糧票去糧肆兌換過銀兩嗎?”

 “沒有。”曾遲非常果斷地搖頭。

 糧肆的工人指著他說,“撒謊,他來過,而且不止一次。”

 另一個工人也站出來指認,“是的,他真的來過。”

 庭淵問曾遲:“你如何證明你沒有去過?”

 曾遲:“沒去,就是,沒去。”

 庭淵搖頭:“這不行的,你得拿出證據,證明你沒有去過才行。”

 庭淵又問糧肆的工人,“你們還記得他最近一次去你們糧肆,是什麼時候嗎?換了多少錢嗎?”

 糧肆的工人想了想,幾人一起討論了,然後給出答案。

 “上個月十五號,那天我們都快關門,他過來,是我接待的。”

 庭淵又問:“你為什麼這麼肯定時間?”

 糧肆工人說:“照常那天我應該和妻女一起去放河燈,那天因為他要還錢,導致我回家的時間比平日晚了半個時辰,我女兒在家哭鬧得厲害。”

 庭淵轉身問曾遲:“上個月十五號你在做什麼?”

 曾遲:“不,記得。”

 這都過去了一個多月,誰還能記得,曾遲一口咬定。

 “是真不記得,還是不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