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63.勝國首富





收上來的糧食五成給農戶,兩成上稅,一成半的糧食給農工,自己這邊還能餘下一成半的糧食,光是餘下的這些糧食,便能抵上一些地方偏遠的府縣一年的產量。




折算成現銀,一年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庭淵家中攢了幾十年的家底與呼延南音家比,那可就差遠了。




伯景鬱的算數能力倒也不差,粗略算了一下,呼延家一年抽成便能抽八千萬石,折算現銀五千多萬兩。




庭淵倒是沒算出來呼延南音一年能賺多少,稍微想一想便能知道這是個天文數字。




庭淵問:“那你這工會抽成收上來的糧食怎麼安排的?”




問完後/庭淵才想起來,這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個商業秘密,他道:“若是為難的話不說也是可以的。”




“倒是沒什麼為難的,我們呼延家在各地都有糧號,賣的都是平價糧,主要生意在西州。”




西府家家戶戶都有糧食,即便是有糧號,除了住在縣城的百姓,也沒多少百姓會額外買糧食。




呼延南音道:“我們呼延家的糧號開遍了西州北部,不僅有糧號,還有錢莊酒樓客棧鋪子等,東州,南州,北州,南府,東府,四處都有我們呼延家的生意。”




庭淵注意到他沒有說北府西府和京州,原因也不難猜。




東府地勢偏低,剛好與東州部分地區接壤,又有綿長的海岸線,南部與南府和南州接壤,要麼乾旱要麼就是暴雨不斷,南州面積快趕上西州,九成的面積都是沙漠,沒辦法種植農作物。




其他幾個州就更不用說了,情況各有各的惡劣。




北府雖然水稻一年只能一熟,自給自足還是綽綽有餘的,京州住的都是權貴,也不需要什麼糧食,基本是京城撥糧,京城就更不用說了,吃的都是老百姓納稅的糧食。




至於西府,遍地都是糧食。




庭淵:“我聽說在西府買兩石糧食,在西州只能買上一石的糧食?”




呼延南音點頭:“是的,糧食過去不容易,路途遙遠,還要防止被叛軍搶劫,以至於西州的糧食確實要比西府貴一半,不過西府的糧食比其他地方要便宜,若是拿西州和其他地區作比較,差距倒也沒有這麼大。”




也確實如此,就像居安縣的煤炭一樣,在別的地方買就要比居安縣貴得多。




呼延南音道:“早些年沒有成立工會,農工們在西府辛苦務工一年,掙上四五石的糧食,交給商隊運回西州,商隊要從中收取一成的利息。為了保證更多人的利益,我們便在西州大量開糧號,從西州過來在我呼延家的工會的農工不需要將糧食交給商隊託運,只需要換成糧票,回西州就可以上呼延家的糧號兌換,第一年交一成的利息,逐年遞減,等到第十一年以後就不用再交利息了。”




即便是收一成的利息也比那些收兩成利息的商隊要好得多,跟著他們工會現在人均接近七石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家幾口。




這些利息算是給商隊運送糧食的一點辛苦費,折算下來他們並沒有從中謀取多少利益。




既能維持自家糧號的運轉,又能讓這些百姓有活幹,為他們創造就業崗位,從中賺取微薄的利息。




前期或許會虧損,可真到了幾十年後,呼延家的糧號在西州可就具有唯一性了。




庭淵再度感嘆,這呼延南音做生意的頭腦是真厲害,連這都能算到。




呼延南音家的生意還在擴張,持續下去或許過些年他將徹底成為西府所有土地的管理者,到時候所有人都給他打工,模式成熟之後,躺著就能在家裡收錢了。




庭淵:“你可真是個賺錢小能手。”




呼延南音笑著說:“我週歲抓鬮的時候,一把就抓住了算盤,怎麼著都不肯撒手,家裡人都說我以後肯定是個財迷。”




別人家孩子抓鬮要麼是書要麼是筆,到他這裡與眾不同。




逗得庭淵哈哈笑。




“你在賺錢方面確實是天賦異稟。”




伯景鬱心說:我小時候抓鬮還抓了帝王的玉璽呢!難不成我有當帝王的天賦嗎?




呼延南音與庭淵說:“我人生三大目標是賺錢、賺大錢、賺花不完的錢。”




庭淵:“那你的三個目標豈不是都實現了。”




錢賺到了,大錢也賺到了,如今這趨勢,也確實有了花不完的錢。




呼延南音搖頭:“最多就是進行到了第一階段,如今我家還遠遠算不上中州首富。”




庭淵驚了:“你這都算不上中州的首富?”




“是啊。”呼延南音重重地嘆了一口氣,“我家排第三。”




庭淵有些好奇,“那第一第一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