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62.識破身份





平安與杏兒就從不會讓庭淵難堪。




伯景鬱覺得這是自己的問題,從前在京城為了擺正自己的地位,驚風他們說些過分的話,他也不曾從中制止過,造就了他們這樣的性格,自己也是有責任的。




庭淵與伯景鬱說:“做事說話沒有分寸,是會壞事的。”




伯景鬱還未接話,便有人接了話,“說得不錯,做人要懂分寸,沒有分寸的人成不了大事。”




循聲望去,門外進來一人,身高七尺,眉清目秀,手裡拿了一把未打開的摺扇,這摺扇是通體潔白做工精細的玉扇子。




張捕快緊隨其後進來,與他們介紹道:“這位便是呼延會長。”




呼延南音朝著庭淵和伯景鬱的方向看過去,視線落在庭淵的身上,朝庭淵文人作揖禮,“公子的觀點與在下不謀而合,幸會,幸會,在下呼延南音,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庭淵回了他一個禮,“姓庭,單字一個淵。”




呼延南音笑著道:“庭公子,我與你意見相同,這沒有分寸感的人著實讓人覺得討厭。”




庭淵回以微笑,“呼延公子所言極是,我也是這麼認為。”




這意有所指的話,伯景鬱猜測這人在外頭怕是已經聽到他們的對話。




庭淵方才看在伯景鬱的面子上,給驚風留了面子,呼延南音進來,讓他的面子裡子都丟光了。




伯景鬱也跟著一起丟了面子。




驚風此時後悔不已,若他知道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絕不會在一開始對庭淵說出那些過分的話。




伯景鬱沒有辯駁什麼,而是附和道:“呼延公子說得有理。”




呼延南音看向伯景鬱,“這位公子倒是有分寸,不知是京中哪位貴人?”




伯景鬱有些詫異,“你怎知我是京中貴人?”




呼延南音道:“倒也不難猜,幾名僕人身上帶的武器製作精巧,衣著布料用的都是上好的浮光錦,浮光錦專供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想來公子這年紀應非三品官員,那便是哪家權貴家的小公子,這隨身的僕人個個都是習武之人,身形健碩下盤平穩,再往細了猜應當是三品往上武官家的小公子了吧。”




庭淵倒是沒想到呼延南音會以此推出伯景鬱的大致身份。




庭家雖是富戶,卻接觸不到上層的東西,伯景鬱與驚風他們的衣服面料他知道是好,但不知道這面料還有這層限制。




莫說是庭淵,便是中州頂級的官員,怕也沒有幾人能認識這浮光錦。




在京中只有三品往上的官員才有機會穿浮光錦,這話倒也準也不準,錦緞有很多種,要麼是顏色過於亮麗要麼是顏色過於黯然,事實上浮光錦也分兩種,一種是幽蘭錦,一種是竹篁錦,這兩種錦緞光澤適中,在自然光線下不會過於搶眼也不會黯然,幽蘭錦專供皇室,竹篁錦則是供給大臣,也並非個三品以上的官員就都能穿浮光錦,浮光錦十分稀缺,通常得君王賞賜了才有。




因此三品以上的官員並非穿浮光錦,但穿浮光錦的人必然與三品以上的大臣有關。




呼延南音之所以會知道這些,是當年伯景鬱的堂兄賞賜給呼延律百匹浮光錦。




便是呼延南音也不知道浮光錦分兩種。




伯景鬱道:“呼延公子所猜不錯,我姓哥舒,名無災。”




他這般一說,呼延南音便猜出了他的真實身份。




好歹父親呼延律也是跟過忠誠王伯子驍的人,對朝中大姓官員還是有了解的,北州哥舒一族從文多從武少,並沒有三品以上的武官,文官有哥舒璡堯等一干人,家中卻沒有與這男子年齡相仿的幼子。




身邊的僕人都能穿上浮光錦,與哥舒家有關且年齡合適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如今的齊天王伯景鬱。




現下齊天王伯景鬱代天巡狩,王駕已經抵達總府進了永安城。




百姓紛紛沿街歡迎,只為一睹齊天王的風采,聽說是個模樣俊美的男人。




呼延南音望著伯景鬱,突然沒來由地笑了。




誰能想到原本該出現在永安城的齊天王,此時竟在一個小小的淮水村。




伯景鬱心中隱約有種不祥的預感,“不知呼延公子笑什麼?”




呼延南音與張捕快說,“張捕快,恐怕您要暫且迴避片刻。”




張捕快自打聽了伯景鬱說出自己的姓氏,便已經知道這人的身份尊貴。




天下姓哥舒的不少,可京城來的姓哥舒的只有一家,此人的身份只怕是總府的官員都得聽他的調遣。




呼延南音這麼說他便識趣地退了出去。




確定張捕快幾人走遠了,呼延南音彎腰恭敬行禮,“見過齊天王。”




庭淵:“?”




伯景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