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青染 作品

41.入總府衙

這一路走來庭淵也想了很多,他不能夠完全將新時代的那套思想套進這個時代,勝國目前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牽制各方勢力,作為掌舵人,決定勝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伯景鬱也只能是當庭淵天賦異稟。




驚風騎著踏雪往總府去,沿途在官道補給,夜宿館驛,白日趕路,終於在次日中午趕到總府駐地永安城。




永安城是勝國最大的城池,城中現有居民三百萬戶,大約有一千萬人口。




若說輝煌,自然是比不上京城,可若說繁華熱鬧,京城遠比不上這永安城。




城中不可縱馬,到了城門口,驚風便要下馬步行。




牽著踏雪入城,城中的街道修得寬敞平坦,讓驚風有種錯覺自己是走在了京城的路上。




從前總聽說永安城繁華,如今親眼見到了,才覺得是真的繁華。




驚風入住城中的館驛。




官員出行,通常不出意外都是入住館驛,他寫好信件,叫驛使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傳遞給巡查隊伍。




驛站不受州府縣的官員管轄,通常是州府縣官員之間門傳遞公文信息,或者是出京辦事的官員往各地傳遞信息使用。




勝國疆域遼闊,通常傳遞急信速度要求一天三百里,六百里加急一般都是十分緊急的事情,官員暴斃,小範圍動亂,小範圍災情等,八百里便是不計任何後果,通常都是用來傳遞軍報或重大災情,若非佔用這兩點,上限只能是六百里。




用飯後,驚風換了一身衣服離開。




永安城分內城與外城,外城分為東西南北四市,設東西南北四衙分管居民瑣碎事宜,一市三十六坊,四市共計一百四十四坊。




內城則是官城,永安城內所有官員辦公居住的地方都在內城。




驚風入內城直奔州府衙門。




同府衙的守衛道:“我自北州而來,往西州去,與賀蘭知事是同窗好友,勞煩通報一聲。”




“稍待片刻,我去通傳。”




不一會兒便有一個身穿官服的人跟隨門衛一起出來。




“我是本府的同知知事慕容齊,閣下如何稱呼?”




驚風道:“姓方名思為,慕容知事稱我思為即可。”




慕容齊:“思為賢弟節哀。”




驚風詫異:“何哀之有?”




慕容齊面露惋惜,嘆氣道:“賀蘭知事三月前便已遭人殺害。”




驚風呆愣,“竟有此事?”




慕容齊點頭,無奈惋惜地說:“賀蘭知事勤奮肯幹,頗得知州大人的賞識,原本前途應是一片光明,卻突然慘死。”




驚風問:“緣何慘死?”




慕容齊道:“我等也不知道其究竟是哪裡得罪了江湖殺手,竟遭殺害。”




驚風又問:“那兇手可曾抓到?”




“不曾。”慕容齊又是一聲嘆息,“那兇手武藝了得,我城中官兵紛紛出動,百號人都沒將他圍住,讓他奪門而出,海捕文書早已傳遍中州,至今還未收到任何響應,無人知曉他為何要殺害賀蘭知事。”




驚風淚眼婆娑,難掩悲痛,“那他的家人如今可還好?屍首埋葬在何處?”




慕容齊道:“他的雙親已經返回故里,他本是西府霖開縣人,按律歸葬,屍體由他家人帶回祖籍安置,如今已落葬霖開縣。”




驚風擦掉眼淚,問道:“我可以去他生前居住過的地方,送上他一程嗎?”




慕容齊有些為難,“這,官員居住辦公之地,乃是絕密之地……”




驚風懇求道:“我曾與賀蘭兄約定,若我路過永安城,一定要來與他把酒言歡,如今我千里奔赴,他卻英年早逝,在我家鄉,若有人慘死,我們會為他誦經超度靈魂,助其離苦得樂往生淨土。還望慕容仁兄念在我從北州跋山涉水一路艱辛的份上,能夠通融一二,讓小弟能在賀蘭兄生前居住的院子為他誦經一段。”




驚風彎腰鞠躬,態度誠懇地乞求:“請仁兄成全。”




慕容齊見他如此執著,心生同情,便道:“那你隨我來吧,不過他的院子房間門已經上鎖,只能在院內誦經,不可入室。”




“多謝仁兄。”




驚風跟在慕容齊的身後,在府衙內七拐八繞,從前堂到了後院住所。




賀蘭筠所住之處較為偏僻,與他的身份倒也匹配。




慕容齊推開大門,院內已有一地的落葉。




慕容齊道:“此案尚未了結,因此這院落被封禁,暫時不供人居住,也就沒有人清掃。”




驚風道:“多謝仁兄通融。”




他在院中悲嘆一聲,隨後問:“仁兄可有酒?我來時不知賀蘭兄已經逝世,未曾帶酒,無法祭奠。”




慕容齊道:“有是有,不過在我院中。”




他看驚風也不想是壞人,情真意切,於是道:“賢弟在此等候片刻,我去為你取一罈清酒。”




驚風忙彎腰行禮:“多謝仁兄,今日仁兄大義,他日若有用得上小弟之處,我必慷慨相助。”




慕容齊:“賢弟客氣了。”




他將驚風扶起,轉身回自己的院子裡取酒。




驚風則是站在院中等候,來時一路的方位,他已經記得清清楚楚,還有府中的巡邏間門隔多久,全都在他的腦海裡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