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214章 急轉直下(二)

 “放心吧。”周進解釋說,“再過上一段時間,我父親便要從城外搬進來了,弟弟周益也會和他們住在一塊兒,南跨院便會因此空餘下來。到時候把一部分人,從北跨院中分撥到南跨院,想必就不會像現在這般吵鬧、擁擠了。”

 還有一點,周進沒有提及。那就是再過一段時間,他準備安排王熙鳳、林紅玉二人,帶著銀子去金陵打前站,置辦一些房屋田產,這樣一來,桃花巷這邊家中也不會像先前那般擁擠了。

 “這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倒像是我們把你弟弟周益趕走一般?你不怕他有意見?”白秀珠說道。

 “不至於。即便我們不提出來,我那個繼母也會主動提出來,不需要我們操心。”

 “那就好。”白秀珠點頭說道。

 說到底,這畢竟是周進的家事,她作為周進的妻子,略微提過一次也就是了,具體如何處理,還得以周進的意見為主。

 事實上,周進早已去過通路鎮兩趟了,也把他心中的擔憂,向他那個便宜父親周大福反覆做了說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女真諸部繞道其他地方,直撲北平城下,只怕你們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剛一開始,周大福自然是不肯相信的,他認為女真諸部勞師襲遠,即便來到北平城下,也大底不會是京營官兵的對手。

 “他們只要敢來,必定讓他們有去無回。”周大福信心十足地說道。

 但周進卻道,“京營官兵既然連山海關都不敢出,自然連京師也不敢出,還是不要對他們寄予太多希望才是。況且話說回來,即便京營官兵和女真諸部有著一戰之力,但也不能指望他們看到女真諸部之後,便立馬廝殺在一起。稍不留神,女真諸部便要圍繞著北平城,到處打草谷,若是敵人真到了通路鎮燒殺搶掠,這可如何是好?難道還能指望他們滿懷仁義道德,不殺普通老百姓嗎?”

 周進說得口乾舌燥,根本說不通周大福。在周大福看來,女真諸部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才數十萬人口,滿打滿算,又能湊出多少兵丁,給他們幾個膽子,敢直接殺到北平城下?

 周大福認為周進這廝,純屬無中生有,故意聳人聽聞。

 周進第一次勸說,便這樣無功而返。

 周進第二次來到通路鎮,便調整了勸說對象。既然便宜父親周大福說不聽,那就做便宜繼母趙歡的工作,把她的思想說通了就行。

 趙歡是宛平縣典史趙順昌的女兒,從小在北平城中長大,要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當然更喜歡北平城中的繁華生活,只是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更不用說,她唯一的寶貝兒子周益,現就住在桃花巷周進那裡。她平日裡在家時,對這個孩子十分想念,只是憂心他的學業,強忍著罷了。

 現在聽到周進說起,女真諸部狼子野心,意圖南下,屆時連北平城下,也有可能戰火連綿之時,趙歡雖然心中也不相信,認為周進是在誇大其詞,但她卻不介意以此為藉口,向周大福發難。

 “你不怕死,那我還怕死呢。我就搞不懂,這良田千頃,別人也帶不走一分一釐。還不如隨便安排幾個莊頭,在這裡照管著,我們便搬到北平城中生活,也可以更加方便地照顧周益這孩子,省得他被城裡的花花世界迷了眼,跟著人學壞了。”趙歡大聲說道。

 周大福卻據理力爭道,“不是有他哥哥周進負責監管嗎?況且他至少每個月回來一次,見識和談吐,一次比一次要強。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你要是貪圖享樂,但去無妨,反正我是不打算住到城裡去。”

 夫妻倆頭一次鬧得不歡而散。

 不過,周大福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僅是趙歡這個續絃夫人想要搬到北平城中,他房中另一名愛妾劉三姨娘,也想搬到北平城中。

 劉三姨娘的老母親和弟弟劉玉石,現就住在榮國府後街小巷之中。劉玉石和章平結婚後,很快生下了一個男孩子。劉三姨娘憂心她母親操勞過度,早就想多去看望幾次了,奈何出行不便,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