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咱要殺了他們

 更有甚,他見朱元璋眼神十分凌厲的落在他身上。

 在他看到時,又轉移了。

 難道,朱元璋當真是想殺了他?

 萬一,朱元璋真有這樣的想法,那他……

 腦海中閃過當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艱難場景。

 不甘和恨,都在此刻爆發。

 朱標奔走好幾個縣,把災民的糧食籌措好了。

 但他發現,有些知府只是礙於他的身份才好好表現的。

 待他一走,這裡的百姓又將處於水深火熱中。

 再者,災民的衣服呢?

 商賈的日子稍微富裕些,但人都是自私的,這時候要求商賈與官員捐獻銀子和衣物,顯然是不可能的。

 再者,恢復生產以後,也只能是保障了糧食,並不能保障衣物。

 這問題,也相當嚴重。

 思來想去,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交給百姓技術,讓百姓自行解決。

 大明衣物的生產主要靠蠶絲,低等的衣物則是苧麻類。

 隨著洪水,苧麻也毀了。

 再者,苧麻類的衣物是過不了冬的,還得需要棉花。

 可棉花,遠在西域。

 現在棉花的畝產也不高。

 朱標深知,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多且雜亂。

 就一步一步的來吧。

 朱標下令收購苧麻。

 收購來的苧麻,先和稻草做一些簡單的衣物,用來防風。

 暴雨逐漸變小,最後成了小雨,直到停了。

 停下後,朱標又指揮眾人,回到家鄉,重修房子,恢復生產。

 小麥和水稻的畝產在現在也是不多的。

 百姓們縱然是在減輕了賦稅的情況下,仍舊在溫飽線上掙扎。

 現如今是沒有戰爭。

 一旦有戰爭,百姓依舊是慘兮兮的。

 福建,主要是種植水稻的。

 水稻的畝產一日上不來,這個問題就一日存在。

 好在他是個現代人,雜交水稻的知識是充分的。

 待安排好了災民的一切,朱標就先回去了。

 想要種植雜交水稻,還需要前期的實驗,水稻一年不過兩三季,也不知何時才能找到雄性不育水稻。

 此事就只能慢慢的來。

 不過半月,朱標安置好受災百姓,提了接下來要做的事,並留下李善長盯著,自己回去覆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