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目子 作品

第7章 浣碧7

 上善寺香客絡繹不絕。

 甄嬛的話同樣激起了一旁對二人多加留意關注之人的共鳴。

 他們能來寺廟祈福求願。

 皆是信奉佛教。

 自然不能容忍有人對佛不敬。

 其中有位身著華貴的青年男子邁前一步,對著甄嬛紳士作揖,“姑娘所言極是,這上善寺所謂上善,便是如姑娘這般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溫婉端莊。”

 “反觀旁人則心浮氣躁,未必會對佛虔心祈福,想來不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青年男子說話溫和知禮,言辭之中卻在暗諷甄玉姝來寺廟別有用心。

 上善寺多聚達官貴人。

 他這番話既讚許甄嬛心誠願達,又諷甄玉姝心思不淨有企圖攀高枝之嫌。

 這種思想在所難免。

 畢竟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視覺加上主觀臆測的結果。

 甄玉姝生得嫵媚多姿,周身氣場又有靈氣加成,在沒有刻意收斂的情況下,將本身的妖嬈姿態展現到極致。

 她眉似遠黛,唇若施脂,濃烈的視覺衝擊下,硬生生將清雅脫俗的甄嬛,襯得有些寡淡無趣。

 偏生這般狐媚勾人相的美貌,與大清主流的端莊審美差異過大。

 導致喜歡的很喜歡,不喜的很不喜。

 顯而易見,從這青年男子流露出來的不屑與惡意來看,是為後者。

 反之,他對甄嬛則不留餘力展現出了好感。

 他說的這番話也確實對了甄嬛的胃口。

 自視清高的人,總喜歡站在道德觀念的至高點對人進行批判。

 甄嬛藉著無中生有的由頭,想用言語規訓甄玉姝。

 但到底年輕,心裡沒底。

 在聽到有人幫腔的剎那,原本那點因底氣不足,而對甄玉姝產生忌憚的目光,瞬間恢復成似水溫柔。

 她抬眼看過去,那男子生得頗有文人骨相,規矩周全大方,面容俊朗氣宇軒昂。

 兩人都對彼此釋放出友好信號。

 在踩著甄玉姝的交談裡。

 甄嬛很快得知對方是尚書李家的少爺,她顧全大局般道。

 “家中庶妹性子驕縱了些,讓李少爺瞧了笑話,我身為長姐理應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