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 作品

輿論

說到這裡李哲停頓了下來。

李治道:“因此如何?是說本王的學業不好嗎?”

李哲默默地點了點頭。

李治擺手道:“無需理會那些文人,他們每年都要來京城趕考,也沒見幾人能夠高中。”

李治這話說得倒是不錯。

每年來京城趕考的士子都有幾百上千人,可是真正能夠考中的也不過二三十人。

其他大部分人都只不過是走了個過場。

說句不好聽的也就是相當於公費旅遊。

李世民為了從民間招攬更多的人才,給讀書人的待遇可是不低。

他們不但不用交稅而且吃住行全都免費。

各個地方的學生只要通過了解試就能每年到長安城來參加省試。

沿途食宿免費不說,有的人還能在路上賺些零花錢。

在李治看來朝廷對這些讀書人就是太好了。

讓他們讀書的日子過得太舒服。

而正是因為他們的日子過得太舒服,所以這些人才有那麼多的功夫亂嚼舌根。

可惜的是李治不打算去理會這些人,這些人卻沒打算輕易放過他。

隨著年關越來越近,來到長安城的士子也就越來越多。

這些人一邊感嘆著長安城的變化,一邊又在別人的引導下拼命地貶低李治。

這些人的口徑如出一轍。

他們全都再說李治雖然在格物和經商方面有很高的才能,但是在文學方面卻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建樹。

說閒話的人多了,輿論的聲勢也算是造起來了。

於是很快就有人開始嚷嚷著要舉辦一次大型的詩會為今年的省試壯壯聲色。

同時他們也邀請了李治和李泰兩位皇子。

言說想要見識一下他們的學識。

這樣的呼聲越來越高,到最後甚至就連國子監的學生都開始跟著參與。

這件事最後炒到了就連朝中大臣們都不能忽視的地步。

到最後房玄齡等人終於決定將這件事上報給李世民。

李世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愣。

自從他回到長安便一直忙於國事,最近還真沒想起來要關心一下孩子們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