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 作品

第127章 糧隊出城

 第二天夜裡,探子回報,胡仲珪帶領的糧草護衛隊出城了,胡湘於是命人把這個消息告訴給李巖。 

 李巖已經和彭義斌協商好了,上次雖然計劃失敗,彭義斌並不認為是胡湘等人搗鬼,而且胡湘又送了五百兩黃金,可見胡湘對合作的誠意。 

 忠義軍於是由彭義春帶領輕裝出行,趕往運糧隊的運輸路線上設伏,這次地圖真是派上大用場了,少走冤枉路。 

 探子回報,運糧的騾馬車大概有三百輛左右,有一千步兵,二百騎兵護送,每輛車運載的糧食並不多,行走速度很快的,忠義軍要是沒有騎兵,如果拉下一天路程,靠步兵追趕,也未必能追上,胡仲珪的騎兵都在車隊前後左右十里外巡邏探查,要是不知道是運輸糧草的隊伍,還以為是大軍路過,而且忠義軍一般都是躲著金朝大軍,生怕被圍殲。 

 胡湘和盧明帶領的莊客也都是遠遠的跟隨,這次都是騎兵,而且還多帶了備馬。 

 莊客們都攜帶多日的乾糧,肉乾也沒少帶,現在這個季節河裡面都有水,人和馬飲水還能保證,胡湘讓莊客等人都帶個水囊,也帶有小鐵鍋,這樣可以燒水喝,水不燒開喝了很容易鬧肚子。 

 胡仲珪的運糧隊到了東昌(現在的山東聊城市)地界時候,忠義軍還沒有趕到預定埋伏地帶,胡湘和盧明等人很是著急。 

 埋伏的地點是在東昌府東30裡的黃河古道,這個黃河古道原本在北宋時期還是由這裡入海的,但北宋末期三易回河失敗,導致黃河水現在由淮河流域入海了,因為是黃河古道,這裡人煙稀少,雜草蘆葦叢生,很適合隱藏。 

 現在已經是傍晚了,探子回報胡仲珪的運糧隊要紮營休息了。 

 胡湘和盧明商量對策,現在忠義軍還沒有到達埋伏地點,其實按他們行軍距離計算,昨天就應該到達埋伏地點的。 

 “這忠義軍行軍速度太慢了,彭義春是怎麼帶兵的,李巖也應該知道錯過埋伏地點,就前功盡棄了,完顏霆的幾萬大軍在平陰和泰安區域,離埋伏地點只有六十里左右。”盧明氣憤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