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路途風景

 “還是個是國都來的公子,這新的照身我還是第二次見。” 

 老農將照身遞還給了韓信。 

 “你跟我去鄉里,在亭長那裡登記一下。天馬上就黑了,你這娃在野地裡很危險。” 

 “那就多謝老先生了!” 

 韓信躬身施禮,此次遊歷內史正是要看看黔首生活。 

 “不要叫我先生,我名舍,家裡排行第二。你可以叫我舍老二。” 

 老農領著韓信,走向不遠處冒著煙火的村落。 

 “舍老伯,你們裡中可以留宿外人了嗎?” 

 韓信自然不能如此稱呼這位老人家。 

 “這是才改的規矩,以往不說留宿外人,遇見你這種到處逛的娃,就得將你綁了送遊繳。” 

 韓信心中瞭然,大秦在故地大改了律法,其中諸多法令,讓他看過後很是讚賞。 

 不愧是以法治國的大秦,其律令之周密,讓人讚歎。 

 “現在日子好過了,去年又免了三成田賦,家中餘糧已經能吃到明年了。” 

 舍老伯念念叨叨,說得盡是些鄉里間瑣事。 

 可是通過這些零碎的話語,韓信能夠感受到這位老農對於大秦那位始皇帝的推崇。 

 雖然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說關於這位的任何言語。 

 “舍老伯也做過秦卒?” 

 韓信出言相問。 

 “老秦人都是秦卒,不然那麼好的水田怎能輪到我呢!” 

 老人臉上有了些緬懷的神情,“打仗太慘了,我兄弟五個只留了老漢和五弟。” 

 韓信深呼了口氣,水汽夾雜著杏花的香氣衝入鼻孔,似乎也沖淡了這些許的哀思。 

 “到咧,我先帶你去尋亭長。” 

 舍伯將曲轅犁放在牛身上,吩咐了那半大孩子幾句。 

 “讓你大母宰只鴨,用白麵蒸些饃饃。就說家裡來了客人。” 

 此處鄉里偏僻,並不在大路邊上。 

 韓信不知道此地何名,老農也未曾提及。 

 這裡外有一條小溪流過,溪邊竟是盛開的杏樹。 

 亭長是粗獷的絡腮鬍男人,臉上有著數道傷疤,面目有些猙獰。 

 看到韓信掏出的照身,眼睛頓時一亮。 

 “公子因何來此偏僻之地?” 

 眼神中有些審視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