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二代照身帖

 收起了自己的竹牌,然後令人將其餘的物品封存。 

 次日朝會,群臣便看到秦始皇腰間多了個手掌大小的竹牌,上面隱有紋路。 

 秦始皇從腰間解下牌子,揚了揚手,“今日議事,便是此物。朕將其稱為身份帖,也可以說是二代照身帖,諸位看看如何?” 

 說著讓群臣觀看。 

 王綰拿起仔細打量,“陛下,這件照身帖雕琢的精巧,比照身帖要清晰許多,不過為何是反刻?” 

 “為了方便出入登記,此物可做印章使用,刷上油墨,一按即可。” 

 王綰將手中物品傳遞下去,對於秦始皇所說的照身帖升級款,表示支持。 

 照身帖為商鞅發明,所有都知道,這東西的作用。 

 因為發明者就是間接死在這東西上的。 

 秦始皇給他們看的這件身份帖更加精緻,上面的文字和畫像無比的清晰。 

 這東西若能同戶籍聯繫到一起,對於秦朝統治來說,是件大好事。 

 “此物造價幾何?費時多久?” 

 李斯看過之後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回答者是章邯,“前面文字編制倒是省時,背後圖畫卻需畫師細刻,費時三日可得此物。” 

 李斯在心中盤算一陣,“若於戶籍聯繫,此物發行天下,可要花費多年時間。” 

 秦始皇擺手道:“暫且不會發行天下,先由咸陽開始,之後推及內史諸縣,先行驗看此物作用如何。” 

 秦始皇不是不想在六國之地推行這件東西,而是時機未到。 

 他要等到大兒子的試卷交上來之後,再去推行此物。 

 如今秦國故地才是他要關注的重點。 

 將老家守好,所有的政策先在老秦之地和新開闢的東北新郡試行,一些錯漏便可及時補足。 

 倒是關於材質,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認為自己身份高貴,佩戴個木牌子,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秦始皇沒有慣著,“你們若嫌棄這竹牌,可以捐納家產,讓大秦所有民眾都能佩上黃金玉石的身份帖!” 

 這下沒人反對了,這東西雖然小,但是抵不過數量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