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346章 光顯寺之戰,雍正挽回顏面,康熙決定釋放胤祥

  小策凌敦多布傻眼了,轉身就跑。

  但在他的身後,諸多準噶爾士兵還而蜂擁而至。

  “該死,都給我滾開啊!”

  小策凌敦多布怒吼著,乾脆跳下了馬,在人群中奮力往後逃跑。

  在他的身後,【光顯寺】的牌匾於陽光下,熠熠生輝。

  清軍已經殺到。

  準噶爾軍被居高臨下,一面倒的屠殺。

  不少準噶爾士兵發現了不對,躍入河水之中,奮力朝著對面泅渡。

  便在此時,河水的對岸也出現了大批清軍。

  他們手持火槍、弓箭,朝著河面上的準噶爾士兵猛烈射擊。

  很快,許多屍體就從水裡飄到了河面上,順流而下。

  甚至因為屍體過多,導致河面上都出現了堵塞。

  【光顯寺一戰,清軍殲滅和俘虜了兩萬多準噶爾兵馬,準噶爾大汗噶爾丹策零趁著夜色拼死突圍而逃,所有輜重、牲畜都被丟棄。】

  【此戰對準噶爾汗國造成的損失,堪比烏蘭布通之戰。】

  【此役過後,準噶爾汗國再也無力東進,只能向清廷提出議和。】

  【連續的戰爭讓清廷國庫之中的金銀消耗甚巨,無力再發動大規模戰爭,雍正皇帝便接受了議和,雙方再度恢復了和平。】

  【此外,為了削減沙皇俄國對準噶爾的支持,雍正皇帝和沙皇俄國簽訂了《恰克圖條約》,確認了將貝加爾湖布里亞特蒙古劃入沙皇俄國疆域的行為。】

  【通過對準噶爾汗國的支持,沙皇俄國憑藉《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輕而易舉地吞併了布里亞特蒙古近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雍正皇帝時期,由於噶爾丹策零繼位之後面臨著巨大的內部危機,原本是有希望一舉滅亡準噶爾汗國的。】

  【但卻因為胤祥的死、嶽鍾琪傅爾丹的失利,導致錯失了這個機會。】

  【繼承了皇位十三年後,雍正皇帝去世,滅亡準噶爾汗國的任務,只能交到他的兒子乾隆皇帝的手上。】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劉邦不失時機地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本來還以為雍正這小子不錯呢,沒想到也是功敗垂成,@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你兒子好像不太行啊。】

  【漢武帝劉徹:大將外出作戰,帝王的支持真的非常重要。嶽鍾琪和傅爾丹兩名主將莫名其妙脫離前線,是雍正的責任。】

  【秦始皇嬴政:若是滅亡楚國的時候,朕沒事就把王翦召回咸陽,那楚國可能現在還存在呢。】

  聽著歷朝歷代皇帝們的吐槽,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的表情明顯難看了不少。

  他惡狠狠地瞪了一眼胤禛,但語氣並不是那麼嚴厲。

  “老四,你今後要引以為戒!”

  四皇子胤禛忙道:

  “是,皇阿瑪。”

  在遲疑片刻之後,胤禛鼓起勇氣,開口道:

  “皇阿瑪,十三弟已經被您禁足了這麼多年,兒臣總聽說他的身體很不好,能否請父皇開恩,放十三弟自由?”

  康熙皇帝聽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在場的諸多皇子、大臣們對視一眼,心臟不受控制地跳動了起來。

  十三皇子胤祥,是四皇子胤禛的鐵桿,此事眾所周知。

  早在康熙五十年,胤祥就已經被雍正囚禁在了自家王府之中,不得外出。

  距今已然將近十年!

  失去了這個得力助手,也是之前許多人覺得四皇子胤禛不太可能繼承皇位的原因。

  按照常理,若是康熙屬意四皇子繼位,那就應該放出十三皇子胤祥來幫助四皇子胤禛。

  今日四皇子胤禛突然開口給十三皇子胤祥求情,顯然是一種試探。

  康熙會答應嗎?

  大殿之中落針可聞,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康熙皇帝的決定。

  老皇帝嘆了一口氣,道:

  “朕聽說,老十三最近的身體很不好?”

  四皇子胤禛忙道:

  “是,兒臣也找了一些名醫給他診治,但都難以根治。”

  康熙點了點頭,道:

  “也快十年了,唉。”

  “傳朕旨意,十三皇子胤祥即日起迴歸朝堂,協助八皇子胤禩主理戶部!”

  康熙皇帝話音落下,胤禛大喜過望,噗通跪下。

  “兒臣替十三弟多謝皇阿瑪開恩!”

  諸皇子、大臣聽到這份旨意,心中也掀起了滔天巨浪。

  十三皇子真的被放出來了!

  四皇子繼承皇位,或許並非金幕的胡亂預言,而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一時間,眾人口中雖然不言,心中卻千迴百轉,無數念頭紛至沓來。

  四皇子胤禛拿著旨意,來到了十三皇子胤祥的府邸之中。

  “十三弟,皇阿瑪的旨意,你自由了!”

  十三皇子胤祥身材瘦削、神情疲憊,一瘸一拐地站起來,跪下接旨。

  “兒臣多謝皇阿瑪大恩大德!”

  兩兄弟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喜形於色。

  良久,胤禛突然想起了什麼,對著胤祥道:

  “十三弟,你現在還方便走路嗎?若是方便的話,你和我去乾清宮叩謝父皇恩典,順便看一看那個金幕!”

  “金幕?”十三皇子胤祥表情一動,道:

  “就是近來在京師之中傳得沸沸揚揚,號稱神蹟的金幕?”

  胤禛點了點頭,非常鄭重地開口:

  “那不是號稱神蹟,那是真正的神蹟!”

  金幕之中,視頻依舊在播放著。

  【在乾隆皇帝繼位初期,清廷和準噶爾汗國之間保持了十多年的和平。】

  【乾隆十五年,噶爾丹策零死去,隨後準噶爾內部在沙俄的操控下,爆發了多次內亂,先後有四人成為大汗。】

  【最終沙俄支持的傀儡皇帝達瓦齊成為了勝利者,失敗者阿睦爾撒納率領兩萬多部眾逃往哈密,希望能獲得清朝的庇護和幫助。】

  【乾隆皇帝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將準噶爾斬草除根的機會。】

  金幕之中,三十八歲的乾隆皇帝高居皇位之上,注視著群臣。

  “諸位愛卿,阿睦爾撒納前來投奔,朕覺得是一個消滅準噶爾的機會,爾等怎麼看?”

  乾隆皇帝話音剛落,大臣們立刻就紛紛開口。

  “陛下,準噶爾距離京師萬里之遙,出兵只能耗費國孥,臣覺得無此必要。”

  “陛下,聖祖和先皇多次征戰,都無法滅亡準噶爾,臣認為大清和準噶爾已成異國,不妨承認現狀即可。”

  “陛下,準噶爾有羅剎國支持,就算是出兵咱們也很難滅掉他們的,不如靜觀其變吧。”

  【乾隆皇帝萬萬沒想到,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對出兵準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