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當首富 作品

第470章 開展一體化的產業結構

  “那位是我們誠德外貿的總負責人,李民洋先生。”徐海波連忙高呼。

  於是一眾國貨電器的負責人都加快了腳步。

  其中包括海耳冰箱的負責人,張瑞!

  就是這位在85年時親手砸掉一批劣質冰箱,要知道當時還處在計劃經濟時代,一臺冰箱的造價極貴,誰有如此魄力?

  是張瑞將企業扭虧為盈,極具魄力。

  同時還有燕舞收錄機的負責人,解波俊,在這位的面容上,明顯可以看出幾分憔悴。

  86年之後,燕舞收錄機是最輝煌的一年,但隨著電子產品開始競爭,vcd等新的家庭音響出現,到了九十年代,燕舞的銷量開始斷崖式下跌。

  按照正常的軌跡,該企業在97年的時候宣佈停產,負債高達4億,到2004年正式破產。

  解波俊正處在企業存亡的關鍵節點,他急於尋求新的突破口。

  同時還有在91年剛剛成立的格例電器負責人,朱江明,這位大步流星,看起來精神抖擻,精神狀況絲毫沒有因為延機受到影響。

  當前格例一邊採購,同時參與自研的一批空調在市場上不溫不火,企業依舊在獨立研發的道路上不斷摸索著。

  最後走著的那位,便是熊貓電視機廠的總負責人,苗奮勇,身形與孫旭衛相當,且這位的頭髮也有些禿,看來近期的壓力極大。

  在89年時,國家開始對彩電徵收特別消費稅,目的很簡單,倒逼企業擴大利潤,推動華夏彩電企業走出舒適圈,參與市場競爭。

  如此激烈環境中,長紅站出來扛大旗,但為了擴大市場,開始打價格戰,讓其他國產品牌陷入困難的境地。

  將這些老總聚集於此,李民洋將率先開啟工業、房地產、商貿為一體化的產業結構。

  這一步意義極大,將更快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走精裝修這條路的目的就在於此。

  而在九十年代,冰箱、電視、洗衣機,這可是標準的三件套,買高端戶型的消費者,自然要匹配這些家電。

  “李董,抱歉讓您等到這麼晚,沒想到會延機這麼久,還是頭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