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正式上任

  陳皇后倒再沒說話,依然有些哭笑不得。

  ……

  太阿宮的總體佈局,大致分為內庭中庭與外庭三部分。

  內庭由整體呈狹長型的明月湖隔開,自然乃是皇帝與後宮各位貴人的住所寢宮,當然也包括皇家花園之類的休閒場所。

  而中庭,才算得上真正意義,這個國家軍政大權的心臟所在。每次大小朝會所在的太阿殿,以及皇帝日常處理政務批閱奏章召見重臣的明德殿,皆是位於這裡。

  至於外庭,規模幾乎佔了整座太阿宮的一半,那便是三省六部,以及如弘文館國子監各之類值司衙門的辦公地。

  而太子府,雖作為國之儲君平常讀書學習,以及協助天子處理一些政務的獨立機構,卻也同樣坐落於外庭。

  而且從總體看,還處於整座太阿宮的最東面。卻也不知這“東宮太子”的稱謂,是不是因此而來。

  其實自大康立國,太子府的建制,是非常繁瑣的。

  其中不但包括太子師太子傅太子保,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太子賓客之類各種二三品大員,更有左坊右坊,以及詹事府、太子十率各類值司機構,用於輔佐太子協理國政處理各類事務,以及維持日常運轉。

  不僅如此,太子府還同樣擁有近萬府兵,僅供太子差遣。

  如此規模,不可謂不龐大。

  只奈何,自從本朝景隆皇帝登基以來,冊封太子,太子府的建制就被削減了太多。

  不僅諸多值司機構的人員,包括太子府兵也被削減到只剩下兩三千。

  至於原因,或許與先帝晚年時期,五子奪嫡之爭有關。

  景隆皇帝趙泰,最終在程老將軍以及陳無相等人支持,盡心輔佐下,以並不得寵的皇子身份,最終卻殺出重圍,將先太子以及其他幾位皇子踩在腳下,最終登上太阿殿內那張椅子。

  可這畢竟是一場腥風血雨!

  或許是為了避免,以後再重蹈二十多年前的覆轍,子孫為了那張龍椅而自相殘殺甚至動盪囯祚,景隆帝才做出如此決斷吧。

  而且不僅如此,本朝以來,眾多親王皇子,自到了及冠之年,絕大多數也都早早地被皇帝勒令去了封地就藩。除了皇帝皇后與太后誕辰,沒有天子召令,不得回京。

  當然,至於二十多年前那場據說風起雲湧,最後太阿宮血流成河的皇位之爭,究竟有多慘烈悲壯,又有多少無辜者被牽連掉了腦袋,具體的內幕,從來都是禁忌之談。

  因此,王修也所知甚少。

  倒不至於對那狗皇帝多麼譴責批判,畢竟自古皇權爭奪,本就免不了腥風血雨,婦人之仁只會讓自己掉了腦袋。

  因此,遠在慶國樑都那個權傾天下的女子,才會那般擔心,他王老爺有朝一日會捲入皇權爭奪之中,沒得個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