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清君側,除奸佞!

  程虎卻是愣在原處,滿面疑惑,喃喃自語,“王兄為何如此高興?難道他就不怕,去了會被打死嗎?”

  ……

  這所謂“水雲間”,距離楚國公府所在的青雀大街,並不算遠,不過隔著四五條街而已。

  而半路上,才從趙太白這貨口中得知,其並不是什麼花樓酒肆之類的地方,也並不算官府的產業。

  乃是五六年前私人所建,卻又與臨州詩館的性質差不多,算是為廣大文人才子們,提供了一個吟詩作對或者交流聖賢學問的場所。

  論起來,絕對算得上清風高雅的之處,文化底蘊濃厚,自然深得才子文人的追捧。

  再加上規模頗為宏大,名氣超然,以至於這幾年由京兆尹衙門出面的,兼著為朝廷選拔舉薦人才的京城“小秋闈”詩會,也都會在這裡舉辦。

  除此之外,平常也會有大大小小的詩會或文人集會之類。

  當然,期間也會售賣一些酒水或者筆墨紙硯之類,除了維持日常運轉,應該還有些許盈餘。

  這讓王修倒是對這幕後老闆頗為好奇,能耗巨資弄出這麼一個場子來,想必要麼是真正醉心學問才高八斗的大儒,要麼便是附庸風雅的朝中勳貴。

  可趙太白沒說,倒也懶得問。

  至少以他王老爺高雅的志趣與情操,註定是不受這類人待見的,也尿不到一起去。

  當兄弟四人勾肩搭背,甩著屁股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到達時,都已臨近晌午。

  儘管早有所預料,可當王老爺踏進大門,卻還是不由得一陣咋舌。

  只見這裡,果真不愧是京城文人才子交流學問的神聖之地,反正就是比那些燈紅酒綠的花樓酒肆,明顯素潔高雅太多!

  足足一棟三層高的木質閣樓,建造形式倒是與臨州詩館大同小異。

  無非是底下一片空曠空地,以便於這些文人才子們可隨意走動交流,盡情揮筆潑墨或是暢所欲言。正前方一座四方高臺,頗為氣派。

  而四周,還設置了不少小型坐塌案几,應該是方便三五學友可坐下休息閒聊,或是要上一壺小酒,小酌怡情。

  當然,應該是不提供售賣吃食的。

  二三樓是從中間鏤空的,可環繞四周卻是一間間廂房。

  明顯,也可以為有些不喜熱鬧的才子們,三五好友提供一個靜謐的環境,吟詩作賦或暢聊學問。

  沒猜錯的話,應該也與臨州詩館如出一轍,要上這麼一間廂房,是要收費的,而且價格肯定還不低!

  可是這“水雲間”的總體規模,卻是遠比臨州詩館不知大了多少。

  不僅如此,其內裝飾,無論一案一幾,或者雕棟畫簷,細節之處,那更叫一個考究,用材與風格別具匠心。

  可偏偏,整體看來,卻又絲毫不顯得庸俗與銅臭。

  相反,更讓這裡,充斥著一種文人墨客古色古香的底蘊。

  那高臺一側的前方,還單獨設立了一處,懸掛著一塊塊特製的四周繡紋飾布匹,上面龍飛鳳舞摘錄著不少精妙絕倫的詩句。

  無疑,應該是這“水雲間”自建成以來,大小詩會或文人交流會上,所產生意境對仗都無可挑剔的絕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