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鷹者 作品

第206章 zu23高射炮

 還有就是從行軍狀態進入戰鬥狀態反應時間要短,可靠性還要高,想來想去李義想出來兩種炮。

 一種是二戰時期的漢斯20mm高射炮,另一種則是毛熊的zu23—2高射炮。

 李義最後選定了zu23型高射炮,因為這東西實在是太好用了,每門炮配兩個備用炮管,用50發彈鏈供彈,火力持續性好。

 而且重量輕,炮身75kg,緊急時刻幾個人可以飛快的推著或者拉著轉移,對火炮口徑改為20mm,毀傷能力也足夠還可以和飛機機炮口徑彈藥一致,簡化後勤供應。

 還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同時還適合一些載具牽引機動,戰鬥轉換也十分方便,還可以快速更換炮管,更換炮管時和捷克zb26機槍類似,有提把輔助。

 很完美的武器,李義想好了武器之後,就立刻開始進行定型生產,因為現在一些基本的炮瞄鏡等光學瞄準設備李義已經實現了自產,所以生產20mm高射炮技術難度不大。

 李義這邊連飛機機炮都能生產出來,生產這種高射炮自然也不在話下,一共生產了3門zu23—2高射炮,同時生產了足足600根備用炮管。

 這些炮管為了保證使用壽命,還進行了一系列鍍鉻處理技術,炮管本身也是使用了電渣重熔爐技術加上冶煉時添加了專用的稀有金屬,故而身管壽命十分優秀,可以達到驚人的4萬發炮彈。

 很快三門zu23高射炮生產出來,李義把炮連同炮管以及生產的彈藥都放進系統空間。

 配屬的炮彈有幾種彈藥,一種是高爆彈,一種是穿甲彈,當然這個穿甲用的是鋼芯,因為鋼芯便宜,還有就是穿甲燃燒彈。

 三門炮李義選擇的是數量增加50倍,性能進一步提高的增幅。

 性能得到的提高是重量進一步減輕到60kg,同時可靠性與使用壽命得到了延長,供彈變成75發彈鏈箱。射擊角度變成了-10度到85度,增加了俯角。

 每種彈藥一共先期生產了1000發,三種彈藥一共3000發,李義需要對這個自己生產的高射炮進行實彈射擊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