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江山九龍嫡 作品

第692章 一事不明

  因為李裕與厲舒才都是戶部的,他們雖然可以議論某件事,但真要論起來,他們二人的確不合適說吏部選才的話題。

  李裕說話是因為他原本就只是不想讓大皇子懷疑自己“背叛”了

  厲舒說話是因為他要做給太子黨看。

  兩個潛在的六爺黨對罵了一陣,曹嶽一句話他們二人自然也就不再出聲了。

  因為該做足的自己都做足了,沒必要再說了。

  劉塬想了想說:“此事……吏部、曹相。”

  “臣在!”

  “臣在!”

  “散朝以後,吏部三位臣工及內閣二相來朕延英殿中議此人選事。”

  “臣遵旨。”

  “臣遵旨。”

  所謂商量,即是利益交換。

  如果議不出個結果,劉塬怕是不會放這些人回家。

  因為劉塬的心意已決!

  可此時,那戶部李裕卻突然說道:“秉皇上,臣還有一事不明!”

  “且說。”

  李裕問道:“榆林榷場是否歸靈陝布政使司所轄?”

  榆林府開設榷場只在李裕的奏疏裡講過,劉塬根本就沒有讓臣工們朝論過。

  外人雖然知道一些,但具體建在哪裡,如何開設等等的具體問題外人卻是不知的。

  李裕想問的其實是榷場還設不設定了。

  李裕可沒這麼傻,他要是這麼問,太子爺的人一反對,那麼這事定然就卡在要不要設置的問題上了。

  李裕直接問是否歸布政使司管,那太子黨想要攪黃這件事情,還真要花點功夫。

  其實李裕也是多心了。

  因為事前劉永銘與曹嶽早就將這件事情給議定了,曹嶽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反對的。

  曹嶽雖然在布政使司上動了點心思,但這個榷場卻是水到渠成之事,他也沒有理由反對。

  而且這個榷場要是不建立,劉永銘那裡根本就不會讓茶市裡的商賈開市。

  逼劉永銘都沒用,因為那真的就是商賈自己不願意開市。

  劉永銘反而是那個被商賈推出來的藉口。

  劉塬對李裕應道:“即是分管番務,榆林榷場當然由靈陝布政使司所轄,此不必再釋。”

  李裕放下心來,轉而對劉永銘問道:“秦王殿下!榷場事已畢,可曾寬殿下之心?”

  劉永銘一愣,問道:“李侍郎這話何意?”

  “若秦王殿下無有異議,還請殿下讓茶市開市吧。百姓都開始怨聲載道了!”

  李裕這話說得很不客氣,好像是在教訓劉永銘一般。

  但劉永銘心裡已經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那天在紫宸殿裡,曹嶽已然懷疑起了李裕上那道開放榷場奏書的動機。

  想來曹嶽已經在調查此事,並且被李裕察覺到了。

  李裕為了不讓曹嶽與大爺黨知道自己與劉永銘開始深度合作,或者直接說不想讓別人知道他自己是六爺黨,所以他乾脆就把劉永銘給賣了。

  在朝堂上與劉永銘發生口角,對劉永銘來說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傷害。

  所以李裕覺得這事是可以做的。

  二人心知肚明的情況下,一場罵戰當然再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