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23章 區別

  禿髮鮮卑,如今不過幾萬人,盤踞在野外,還不曾歸順。

  曹髦總覺得,治理這些地區時,應該明確界限,表明自己人和外人的區別。

  而且在接受歸順的時候,也不能那麼容易。

  今日在看到這些禿髮鮮卑後,曹髦心裡忽然有了更多的想法。

  雍涼地區,蜀人很喜歡聯絡這裡的胡羌來協助自己出兵,每次說起要治理此處的胡羌問題時,雙方總是爭執不斷。

  有人覺得該殺,有人覺得要懷柔。

  可曹髦卻覺得,這兩者都不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懷柔自己人,殺掉入侵者。

  裴秀的政策已經開始在南匈奴進行了,這些方式應該要帶來些好處才行,例如說,只有接受教化的自己人,才能正常進行貿易和放牧等事情。

  若是外來者,不願意接受教化,那就該對他們進行驅逐,封鎖,他們的牧場就交給自家人來放,豈不是很好?

  曹髦輕輕的叩打著面前的木案。

  就在曹髦沉思著這件事的時候,王肅在諸多士人們的簇擁下走出了太學。

  這一刻,真正的王學方才出現在了洛陽之中。

  當王學開始傳播的時候,都不需要廟堂再多做什麼,王肅的諸多想法已經在各地傳的沸沸揚揚。

  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反應的慢點的還在詢問著那些他們所無法理解的內容,而反應過來的人此刻已經在高呼著要大一統了。

  一時間,春秋公羊的大一統彷彿又藉著玄學的殼活了過來,充斥在洛陽之中。

  人人所談論的都是這些事情,士人們的熱議甚至一度成為了底層百姓們口中的怪事。

  竹林的那幾位此刻也是得知了具體的情況。

  當他們聚集在一起,商談這件事的時候,他們的想法似乎出現了分歧。

  因為信念崩塌而失去了動力的阮籍,此刻變得有些不同了,王肅的學說給了他全新的啟發。

  阮籍同樣是個經學家,雖然比不上王肅,但是造詣還是有的,阮籍當即就認可了王肅的學說,畢竟他那種追求更高層次的主張,也同樣得到了王肅的認可,甚至被王肅認為是在在太平世裡保持巔峰國力的治國經學。

  可劉伶卻保持著不同的看法,劉伶認為,這只是王肅為了幫著皇帝完成大一統而編撰出來的,不必理會。

  而其餘幾個名士,各自的想法卻都不太一樣。

  其中感觸最大的應該就是嵇康了。

  嵇康是很支持曹髦的,可同樣,他反對曹髦的殘酷政策,他認為應當採用無為而治的手段,並且認為當下的政策會給後來帶來隱患,可是在接觸了王肅的經學之後,他猛地醒悟,這只是暫時之法啊。

  比起他無依據的反對,王肅的想法更具備說服力。

  阮咸幾乎是反對王肅的,他覺得王肅的學說就是在淡化玄學,這是用儒學來吃玄學,利用玄學的殼子來講儒學的道理,根本就是錯誤的東西。

  他們似乎誰也說服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