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安邦 作品

第293章 新聞宣傳

  放眼全國。哪有人這麼客氣、這麼優待農民工啊。唯有東山!

  龍平日報做了名為《幸福東山》的系列專題報道。

  在報道之中,裕生鞋廠、二號車間班組長薛洪言接受了記者採訪。從採訪之中得知。薛洪言是四川人。來東山打工已經有差不多10年的時間了。

  從一個人,然後到兩口子。再到現在一大家子,薛洪言自己兄弟三個、加上兄弟媳婦還有一些裡外裡的親戚,光是裕生鞋廠他們一大家子就有十個人,還有五六個在市裡的機械廠、模具廠、五金廠之類的企業打工。

  錢是賺到了。但薛洪言的孩子已經9歲了。讀小學三年級。在老家讀書,成績不好。爺爺奶奶的身體也不行了。薛洪言已經準備跟老婆回去了。但沒有想到,東山市出臺了這個政策!

  他們這一大家族,16口人,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的補貼。光是他們一家,就是9萬6的補助!

  他們三兄弟已經商量好了,一起合租一棟四層的民房。把家裡老人孩子都接過來。孩子就在東山讀書!

  最後薛洪言表示:“感謝黨、感謝政府!東山市對農民工真的是太好了。他已經準備在這邊長期做下去了。”

  類似這樣的報道,在龍平晚報上面也有發生。不同的是,受訪的對象不同。採訪的角度不同而已。但核心內容都是直指一個核心——好政策,惠及民生的好政策!

  隨著宣傳報道全面鋪開。

  南方都市報、南方早報也都開始跟進報道。

  省農業廳、省扶貧辦、三農工作辦公室也都紛紛關注東山的模式。

  有的把材料要了過去,有的開始派遣人員過來進行實地的走訪調研。

  十二月底!

  林繼峰跟周全勝彙報,今晚央臺新聞聯播將會播放東山的新聞!

  一聽到這個消息,哪怕第二天就是元旦節。周全勝也不淡定了。立刻吩咐市委辦主任趙冬梅,通知所有在家的常委領導。晚上集體在市委小食堂吃飯。晚上集中在會議室收看新聞!

  七點整!

  東山市所有常委都已經就坐在了會議室內。55寸的液晶大電視上,隨著熟悉的前奏音響起。新聞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