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〇六六 密拉特的槍聲

  而屠殺他們的人也是當地的土著。

  在印度殖民地一共有二十幾萬僕從軍,僕從軍的數量是英軍數量的五倍。而這些僕從軍大部分都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因為宗教還有待遇的原因,英印殖民地內僕從軍與殖民當局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

  密拉特,位於德里東北的一座小城。

  孟加拉管區第3騎兵團、第11騎兵團和第20騎兵團就駐紮在這裡。

  英國人對印度的統治採取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

  他們將印度殖民地分成不同的管區,這三個騎兵團駐紮在德里附近,但他們來自孟加拉管區。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穆斯林。

  軍營內的帳篷中,一名士兵小聲地對周圍的士兵道:“兄弟們,這幫英國人竟然用豬油浸泡的油紙給我們做彈藥。這是對真主安拉的褻瀆。我們絕對不能使用這種彈夾。”

  周圍的士兵紛紛附和。

  他們都是被英國人強徵入伍的。

  這幾年英國人在印度大肆擴軍。

  隨著印度殖民地版圖逐步擴大,殖民政府需要派遣大量軍隊到新徵服地區。

  英國殖民主義者對印度僱傭士兵改變了政策。

  不僅士兵不能提升軍官,還要減少士兵薪餉。

  1856年,殖民當局頒佈新募兵法,規定應募士兵絕對服從長官命令,以新兵代替舊兵;還把士兵派出國外侵略阿富汗、波斯、緬甸,進一步激起了士兵的強烈反對。

  1856年7月25日,東印度公司頒佈《普遍兵役法案》,孟加拉管區印籍老兵無需海外服役,法案要求,在孟加拉管區更大範圍內招募新兵,新兵必須接受海外服役條款。

  但印籍老兵們大多來自阿瓦德高種姓家族,一旦大範圍徵兵,會侵害這些人的利益,會讓這些人及其親屬喪失當兵的機會。

  所以在印度殖民地的僕從軍中,老士兵因為這些低種姓士兵的加入,覺得不滿。

  那些新兵則因為地位感到不滿。

  定裝子彈上面的豬油紙則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事實上那些信奉印度教的士兵在傳言這些子彈的油紙是用牛油浸泡的。

  而在印度教中,牛是他們的神。

  第二天一早,孟加拉第3輕騎兵團指指揮官、陸軍中校喬治·邁克爾·史密斯組織手下的士兵操練。

  當輪到一營的90名僕從軍士兵演練射擊的時候。

  這些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脫下了軍裝,給自己帶上了枷鎖,然後徑直向監獄走去。

  這就是他們反抗的方式。

  眾人看到這裡一定會覺得這些印度僕從兵實在是太窩囊了。

  要是我天朝之人,手中有槍,有子彈,肯定是直接先將這個英國軍官給崩了。

  不過這是印度的傳統。

  這件事情在軍營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沒過幾天,這些人就被判決十年監禁。

  這些孟加拉僕從兵之間大都是親戚。

  其中一名士兵的哥哥在第十一輕騎兵團擔任基層軍官。

  這人的名字叫普蘭。

  這位普蘭是一個狠人。小的時候,因為地主羞辱了他的母親,他就將一個帶刺的木頭,從地主家水牛的後門插了進去。

  在得知自己的弟弟被判處十年監禁之後。

  這個普蘭私下裡串聯了一幫子信奉極端教義的穆斯林士兵。

  他們約定好殺死英國軍官,發動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