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〇六 五章 象道


                 法蘭西的反應更加的激烈,大英帝國人與普魯士還隔著老遠。

  但是法蘭西卻是與德意志邦聯接壤的。

  當年普魯士還是反法聯盟的主力,他們渡過了萊茵河一直打到法蘭西本土。

  法蘭西人對普魯士人一直都是非常忌憚的。

  但是接下來,普魯士人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簡直讓他們眼花繚亂。

  海戰之後,這支艦隊第一時間就進入船廠整修。

  整個過程只用了三天時間。

  三天之後,普魯士海軍傾巢出動,殺向哥本哈根。

  普魯士人也知道,僅僅依靠自己的海軍無法打下哥本哈根。

  要是進攻這種大型港口,必須要有火力強勁的大型戰艦才行。

  但是普魯士人封鎖了丹麥王國的港口,讓他們的商船無法通行。

  奧拓在海戰第二天就已經以外交大臣的身份代表普魯士向丹麥王國宣戰。

  隨即北方的各個小國,比如奧爾登堡、漢諾威、梅克倫堡等也紛紛向丹麥王國宣戰。

  現在那是打順風仗啊,北方各個小國都願意過來插一手。

  奧地利人一看,這風頭都被普魯士搶走了,作為大哥,怎麼能置身事外,於是以德意志邦聯輪值主席的身份推動邦聯議會做出討伐丹麥王國的決議。

  這下子,這場戰爭成了整個德意志邦聯的戰爭。

  現在這種情況下,法蘭西人和大英帝國人也不敢輕易插手了。

  整個德意志邦聯要是聯合起來,英法還真的不一定能夠對付得了。

  不過普魯士有些不開心了,奧地利人這個時候插手只是為了過來摘桃子的。

  但是這隻能等著仗結束了再說了。

  十天後,普魯士的陸軍就已經出現在石勒蘇益格地區,這兩個地區的百姓也是德意志人。

  但是他們一直被丹麥王國人統治。

  這些人長期被丹麥王國王國欺壓,他們自然不願意待在丹麥王國的治下。

  丹麥王國人的反應也很迅速,集結了數萬大軍。

  普魯士軍隊帶著一幫小弟,不僅僅人多勢眾,裝備也要比丹麥王國人先進。

  此時的丹麥王國人還在使用前裝線膛槍呢,在普魯士人的後裝步槍和散兵戰術面前,丹麥王國人傷亡慘重。

  德意志邦聯大軍一路北上,越過了石勒蘇益格地區,打進了丹麥王國的本土。

  直到大英帝國人皇家海軍艦隊出現在哥本哈根,這場戰爭才告一段落。

  奧拓知道,這個時候輪到他出場了。

  ……

  歐洲這裡的消息,傳到華族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此時的董良正在河內視察呢。

  交州行省的精華就是紅河三角洲地區。

  這裡從秦漢時期開始就已經有漢人前來開發。

  大秦對百越的征伐,象郡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這裡的發展。後來大漢的交趾郡更是將這裡納入了漢文化圈。

  現在的交州與華族本土的各個省份一樣,同樣實行土地承包政策。

  不過因為這裡的人口眾多。這幾年時間,華族在這裡組織了大量的移民。

  交州高陽府,黑水河從西北方向的大山中流來,從這裡匯入紅河。

  董良站在一道新修的大堤上。

  在他的前方是一座巨大的工地。

  交州總長石玉良站在董良的身邊,正在向董良彙報這座大壩的施工情況。

  “元首,這黑水河發源於雲南,每年夏天其下游都容易氾濫。我們眼前這座水壩要是修成了,可以有效地調節水量。上游會形成一條綿延兩百公里的狹長型水庫。水庫依託兩邊的山勢,自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