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〇〇九章 敖德薩

  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反抗軍退走了之後,政府軍很快就會過來。

  那些分了土地的百姓被抓捕流放。土地再次被那些貴族給瓜分了。

  他們還可以從其他地方招募新的流民過來幫自己種地。

  百姓見政府這麼不講理,也跟著跑到山中跟著反抗軍混。

  就這樣,反抗軍的身後出現了幾萬追隨者。

  這些人的立場都非常堅定,因為沙俄政府已經徹底地拋棄了他們。

  “現在那些農奴主已經找到了一個新的辦法去剝削農奴。他們從農奴主變成了債主。因為那些農奴只能從他們那裡貸款去贖買土地。你知道這些人都是沒錢的,他們需要幾輩子的時間才能夠還上貸款。也許他們連利息都還不上。那些農奴主現在還不要幫農奴交稅。”

  “這些新農民不僅僅要應付官府的稅吏,剩餘的糧食還要用來還貸。商人趁機壓低糧價,農奴主又要求他們用貨幣還錢。”

  馬振英手中有詳細的情報,這是上面給他的。

  可以說現在的沙俄農民可謂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在亞歷山大二世看來,沙俄的經濟因為改革出現了復甦的跡象。

  因為農奴主將錢借給了農奴去贖買土地,在此過程中,政府收取了印花稅。

  這筆錢有一部分轉移到了政府手中。

  最終,增加的只是農民的負債。

  博赫丹聽著有些憤怒:“這幫人真是作死,他們簡直不將人當人。”

  “軍師,咱們該怎麼做?”

  馬振英從樹杈上下來:“這一次,咱們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將那些債務憑證給燒了。我們現在還不能控制太大的地盤,咱們也守不住。”

  “就這……這算是什麼大行動。”博赫丹還覺得不過癮。

  在馬振英的規劃下,這支反抗軍一直都非常苟。

  他們以沃倫高地為根據地,這裡縱橫交錯的丘陵,非常有利於隱蔽。

  而那些追隨反抗軍的百姓則被安排在山谷之間種田。一旦政府軍過來圍剿,他們就會躲避到山上去。

  而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為了照顧奧地利人的情緒,跟英法諸國簽訂的協議中約定不允許在沃倫高地大規模駐軍。

  這便限制了沙俄在這裡的軍事活動能力。

  “博赫丹,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去與沙俄政府爭個勝負,你覺得自己能夠打敗沙俄人嗎?”馬振英反問道。

  “這自然是不能的。”博赫丹頓時無言以對。

  “可是沙俄不是將主力都調動到東邊去了嗎?”博赫丹堅持道。

  “消滅我們,根本不需要他們出動主力。就我們現在不足一萬兵馬,對他們來說還太過渺小了。”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百姓之中積蓄威望。將我們反抗軍的名聲打出去,等到有一天,契機來了,我們便能夠一飛沖天,至少能夠控制整個烏克蘭地區,建立一個屬於我們的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