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八八章 文明的載體

  這場戰役是華族護衛軍經歷過的最殘酷戰役之一。

  作為一線部隊的衛生員,周亞軍揹著自己的藥箱,穿梭在滿是硝煙的戰場上。

  他的耳邊能夠聽到子彈的破空聲,炮彈就在他的不遠處爆炸。

  他用止血帶為小腿被炸斷的士兵止血,用繃帶幫助頭破血流的戰友包紮,用飯盆兜住戰友流出來的內臟。

  這血腥的場面遠遠超過他上學時的解剖課。

  周亞軍差點要精神崩潰。眼看著一個個戰友在自己的懷中失去生命體徵,他感到無比的自責。

  他掌握的那一點醫術在這修羅一般的戰場上似乎是毫無用處。

  有那麼一瞬間,他真的想要放棄。他想要將自己的藥箱扔在地上,拿起槍去與自己的戰友一起戰鬥。

  可是在戰友們呼喊衛生員的時候,他卻又會本能地做出反應。

  在戰友們一次次的呼喊中。他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衛生員在戰場上不是萬能的。那些致命的傷害根本不是衛生員能夠處理的。也等不到送去後方醫院。

  但是有衛生員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便能夠感受到希望。

  至少自己身受重傷之後不會被整個世界拋棄。

  還有一個手臂上帶著白袖章的衛生員能夠守在自己的身邊。

  一場戰役下來,周亞軍的連隊損失了將近一半人,有些人被周亞軍簡單處理過傷口之後送到後方,有些人在周亞軍的臂彎上留下了遺言,永遠離開了大家。

  周亞軍總是耐心地傾聽他們模糊不清的話語。

  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戰友瀕死之前恐懼的心理。

  他知道每當有人喊衛生員的時候,他們在心裡是多麼的渴望有人能夠立即回應他們。

  戰鬥結束之後,周亞軍被調動到戰地醫院幫忙。

  這裡積攢了大量的傷員。一個外科醫生每天都要做幾十上百場手術。

  他們一天只能休息幾個小時。所有人都在與時間賽跑,因為這些傷員大都是外傷,每拖延一分鐘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哪怕是華族現在擁有消炎藥,也做不好包治百病。

  野戰醫院的總部設在奎屯城中,這裡是距離前線最近的城池。

  城池不大,有限的房子幾乎全都被徵用來作為病房使用。

  周亞軍還只是一個學生,大的手術他還做不了。

  他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巡查病房,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

  一個三間的土房修了三個土炕。

  房間裡就留下了一個走道。每一個土炕上都躺著七八名傷員。

  這些人都是病情比較穩定的。

  一個穿著白色罩袍的女護士正在為一名頭部受傷的戰士更換紗布。

  護士的動作很輕,但方法有些不對,紗布綁紮了兩次都沒有成功。

  “你的方法不對,我來操作一遍給你看。”周亞軍看到了這一幕。

  但是他沒有怪罪那個護士,而是主動去教對方。

  因為這些護士也只是接受了簡單的培訓就上崗,她們前些天還是人家的閨女。

  沒辦法,華族沒有那麼多的專業護士。

  有的話,願意到大西北來的女子也不多。

  周亞軍將繃帶纏好,交叉打了一個結。

  “對不起,周醫生,我這次會了。”女護士有些害羞地說道。

  “沒關係,下次有不會的事情就及時問我,不要在傷員的身上嘗試,這樣可能會增加他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