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一五章 暫時的和平

於是緬王敏東同意了郭嵩燾提出的條件,與英國人斷絕關係,1邊倒地投向華族的懷抱。

由於緬甸的事務是印度總督管轄的,所以巴夏禮還不知道這些消息。

但是他作為東方事務特使,不能不管緬甸的事情。

相比東印度群島,印度地區對大英帝國更加的重要。

印度地區有龐大的人口,肥沃的土地,既是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也是最大的市場。

而緬甸就像是插在印度邊上的1把刀。要是華族徹底掌控緬甸,必將從6地上威脅到印度。

不僅僅如此,有了緬甸之後,華族還將在印度洋擁有自己的港口。

這對大英帝國來說1定是巨大的災難。

“元首陛下,我們與緬甸早就已經簽訂了正式的條約,下緬甸的獨立是當地民族做出的選擇,這1現狀絕對不能夠改變。”

巴夏禮還真擔心華族會出兵緬甸。

華族畢竟在自己的本土邊上作戰,6軍上有很大的優勢。

董良將自己壓箱底的籌碼都放了除了,談判到這裡終於要有了結果。

海面的中間,兩艘戰艦終於分開,各自回去,英國人的艦隊開始掉頭回去。華族第1艦隊也啟動艦船,轉向離開。

1場劍拔弩張的對峙就這樣結束了。

巴夏禮和董良實際上在下1盤棋,雙方都拿出了自己手中的籌碼。

英國人有自己龐大的殖民體系,有在歐洲的巨大影響力。他們可以撕破臉,徹底封鎖東西方貿易,然後與沙俄人1起進攻華族。

但是華族也有自己的籌碼,華族海軍還有底牌。海戰中,英國人不1定能夠取得壓倒性的優勢。那麼這個時候,華族可以派出6軍從緬甸對英國人發動進攻,甚至從阿薩姆地區1直打到加爾各答和孟加拉。

華族人居高臨下,可以沿著雅魯藏布江下游順流而下,有地理上的優勢。

更何況,封鎖貿易對英國人自己也存在巨大的傷害。相比於華族,英國是1個島國,對貿易的依賴更強。

兩人幾個小時的談判其實就是再告訴對方,你不要跟我打。打起來對你沒好處。

雖然沒有形成正式的文件,但是董良和巴夏禮做出了口頭上的承諾,華族承諾不在廖內群島靠近海峽1側建造對海要塞,英國人不在馬來半島的東部修建軍用港口。

雙方的艦隊以海峽為界,劃定各自的勢力範圍。

英國商船進入南中國海必須要遵守華族的律法。

英國人承諾保障殖民地華人的基本權益,改善殖民地的治安情況。

不管怎麼說,短期內的戰爭威脅是消除了。

董良離開坤甸巡視了蘭芳行省的爪哇府和巨港府。然後從巨港北上暹羅。

……

維也納的刺殺事件已經過去了1個月時間,華族公使館周圍的緊張氛圍緩和了許多。

這段時間,嬌嬌店裡的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那些奧地利的貴婦都不敢過來,生怕被殃及池魚。

這天,嬌嬌正百無聊賴地與藍靈兒在店中聊天。

突然,1輛帶著奧地利皇室徽章的4輪馬車停到了店門口。

1個穿著深藍色禮服的中年婦人走下馬車。

藍靈兒趕緊幫嬌嬌整理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