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三九章 大難不死

於是2人決定乘船北上去找自己的丈夫。

剛好當天有1支運送醫療隊的快船北上。尚雲和詩琳娜便1同坐上這艘船北上。

楊瑛瑛本來也想去的,但是元首府總還要有1個人看著。

尚雲她們決定出發之後,才將消息通過電報告訴董良,這次她們就沒準備徵求董良的意見。

第2天報紙上便將董良遇刺的事情報道,報紙的評論說,滿清朝廷已經成為昨日黃花,他們現在就是1群山賊、馬匪,只能通過1些下3濫的手段垂死掙扎。

這些舊勢力,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東山再起。炎黃2帝庇佑下,華族子民必然走向輝煌。

這些消息,那個1路潛行逃到草原的暗子都不知道。

董良因為身體原因,只能留在總署衙門辦公。

本就不大的總署衙門變得更加擁擠,門口進出的工作人員絡繹不絕。

自從董良來了之後,李鴻章就開始忙得腳不沾地。

那天在床榻前,董良問出的問題,李鴻章很多都只能回答得模稜兩可。

他畢竟是1箇舊官僚,滿清的官員大都喜歡在衙門裡面辦公,那1套方法不適合華族。

他才明白,為何孟百躍身為總長卻整天不在總署衙門,弄得這總署衙門裡面他李鴻章就跟總長1般。

殊不知,孟百躍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就走遍了山東的每1個府,瞭解了每個府的道路交通情況,擁有哪些資源,今後的發展點在哪裡。

因此當董良與孟百躍討論山東的經濟規劃之時,孟百躍可以對答如流,有理有據。

痛定思痛之下,李鴻章最近將自己的人都派了出去。他自己甚至跟著救災的守備部隊去了災區。

各個移民站的移民依舊是絡繹不絕。

王文浩1家已經坐著大船來到了遼東半島。

營口的碼頭上人頭攢動。

先到的移民在港口區登記,然後組隊跟著專門的官員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王文浩推著自己的小車走到了1處登記點。

“姓名?”

“王文浩。”

“祖籍?”

“曹州府……”

“家中幾口人?”

“3口。”

那個穿著長衫的官員又將王文浩的妻子趙阿珍的信息登記了。等到登記到孩子的時候。

王文浩才想起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大名呢。

“就叫王德發吧。”王文浩想了1下,隨便起了1個名字。

從萊州過來的時候,他們乘坐是大輪船,阿珍暈船暈的厲害。把吃的東西都給吐光了。

現在只能坐在車子邊上,整個人萎靡不振,之前王文浩描述的美好願景,現在也被她拋之腦後。

“好,你拿著這份材料到8寶屯報名。”

8寶屯是遼河上游,馬踏河畔的1個屯子。

現在依託這個屯子,準備在馬踏河流域擴建十個生產大隊。

每1個生產大隊按照1百戶編制。整個馬踏河下游將安置1千多戶。

這些移民將在港口編組,然後直接分好大隊,向著自己的新家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