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二四章 華族使團

也就是說他們還是可以從草原北部介入到草原的戰事之中。

這是1股不確定性力量,也是草原之戰的變數。

華族不可能將步兵大批量送到草原上,整個漠北草原值得駐守的城鎮只有兩個,1個是庫倫,另外1個是烏里雅蘇臺。

牧民都是流動的,在其他地方駐守步兵根本沒有意義,反而會增加補給的壓力。

草原人打仗都是騎兵,他們的軍糧也是可以移動的牲畜。

牲畜的奶和肉維持戰士的營養,而它們自己卻可以吃草。

只要行軍的路線上有草場就行。

因此草原騎兵作戰都需要跟著大量輔兵,這些人就是牧民,他們負責放牧以及製作奶製品。

董良將事情交待好便帶著禁衛軍南下。

他要親自去河南、山東看看,不僅僅是黃河災區的事情。

河南乃是天下之中,當年大禹治水走遍了大江南北,對各地樣貌都很熟悉。

等他坐上王座之後,把天下劃分成了9份,這就是9州。

而位於9州之中的便是1個有大象出沒,且在大河之畔的豫州,這裡有山有水有平原,乃是天下少有的風水寶地。

但是最近幾百年來,河南卻成了動亂之地。似乎漸漸淡出了統治者的視線。

不過董良卻不認為這裡的重要性降低了。

不管如何,這裡依然是天下的c位。

他這次要親自去看看,作為中原中心的河南之地,能否重鑄他歷史上的輝煌。

河南要想重鑄輝煌,關鍵點還在黃河。能夠馴服黃河,河南就興。

黃河4虐,河南就衰。

這個時候,在遙遠的南美洲,那支曾經因為西班牙人的進攻而中斷出訪的華族使團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利馬。

利馬是西班牙人在南美洲西安建立的第1個殖民據點,正是從這裡開始,他們逐漸滅亡了整個印加帝國。

秘魯的日子現在很不好過,經過了幾十年的戰爭,他們從西班牙手中獨立。

然後獨立之後的秘魯,人口凋0,整個國家的人口還不到1百萬人。

西班牙人之前建立的殖民地貿易體系也完全崩潰。

秘魯當地主要以採礦業和畜牧業為主,各種生活物資都要從外面採購。

但是他們礦產資源現在無處可賣。

歐洲的市場距離他們太遠。英法這些國家都有自己的殖民地,根本不缺少資源,誰也不想大老遠跑到秘魯來買。他們就像是1個被世界拋棄的孤兒1般。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秘魯終於找到了1個產業,那就是開採鳥糞。

北德意志地區的普魯士諸國是主要的買家。

這幾個國家都沒有什麼海外殖民地,但是也完成了工業化。

工業化讓人口快速增長,普魯士的糧食無法自給自足。他們發現了使用鳥糞肥可以將糧食的產量提高近3分之1。

於是便有了這條貿易路線,而且他們還可以在購買鳥糞肥的時候,將自己的工業品售賣給南美國家。

不過有1個問題再次出現了。那就是他們缺少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