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一六章 左氏勸降法

這其中還有1個原因是董良改進了華族的蒸汽機。

蒸汽機的工作效率更高,這樣提供的動力也更加強勁。

另外,第1艦隊還有大量的火箭艇、炮艇,總共加在1起恐怕有上百艘各種艦艇。

在整個華族艦隊中絕對是首屈1指的存在。

董良去第1艦隊調研,主要是考核1下幾個主力艦艦長。

郭有回到總司令部組建海軍司令部,李德華也肯定要跟著過去。

論專業水平,李德華這個白人在華族海軍中算是比較強的。

司令和參謀長都調走了,第1艦隊必須要有人能夠撐得起來。

現在的艦長之中最有威望的兩人是趙峰和丁平1。

趙峰處事果決有魄力,專業技能也很強,是旗艦“飛雲號”的艦長。

丁平1是鐵肋木殼巡航艦“策電號”的艦長。

丁平1看起來文質彬彬,1表人才,腦子非常靈活,在那霸海軍學校學習了很長時間,各項專業能力也非常強。

董良將趙峰任命為第1艦隊副司令,丁平1任命為副參謀長。

他之所以要親自來安排這件事情,也是擔心新人不能服眾,有元首的背書,可以給他們加分不少。

另外,又從第1艦隊挑選了幾位優秀的艦長到第2艦隊、第3艦隊擔任副參謀長、副司令等職務。

比如“揚武號”巡洋艦的艦長鄭斌被派到第3艦隊當副參謀長。

“伏波號”艦長張文強到第2艦隊擔任副司令。

……

這些人都是華族培養的第1批艦長。

這樣新提拔起來的艦長更容易指揮1些。

華族向來注重海軍的發展,在物資這麼緊張的情況下,每年還投入大量資源給海軍。

因為董良清楚,未來的百年將是海軍最為輝煌的時代。

大炮鉅艦統治了這個時代。除非……除非董良提前造出了實用的飛機。

可是董良只是1個鉗工,他不會造飛機。

他只能提供思路給那些科研人員,讓他們去慢慢研究。

按道理,華族已經制造出可以使用的汽油機,那麼造飛機的最基本條件已經有了。

現在缺少的就是通過反覆的實驗,去將這根骨架上面的血肉給填滿。

董良在蘭芳1共呆了半個月時間。

眼看著正月就要過去。

加上1些消息從北邊傳來,董良終於決定啟程回國。

碼頭上,送行的人比當初過來迎接董良的人還要多。

眾人的臉上都露出了依依不捨的表情。

董良在蘭芳宣佈了許多對島上有利的決策。這讓蘭芳的百姓發自內心地感激這位元首。

老百姓是最勢利的1個群體,不過他們的這種勢利也是樸素的。

你跟他們講1大堆的空話也不如1點點的小恩小惠。

讓董良回去的原因有兩個,1個是左季高從4川傳回的消息,另外1個就是徐州前線的戰報。

董良在蘭芳的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可不少。

左季高離開長沙之後便動身前往4川,周夫人與他同行。

除此之外,只有幾名便衣護衛負責他的安全。

他先是乘船到宜昌,然後轉6路裝扮成1個教書先生,1路摸到了重慶府。

在這裡,左季高終於見到胡林翼。

老朋友見面,還沒有來得及敘舊,這火藥兒差點就點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