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〇一章 各方動態

但是第聶伯河兩岸的烏克蘭人還是會不時爆發起義,尋求獨立。

這些知識都是豔妮到了奧斯曼帝國之後才知道的。

她在伊斯坦布爾給自己請了1位歐洲歷史老師。

結合她在元首那裡學到的東西,豔妮對歐洲有了更多的認識。

她知道沙俄雖然看起來強大,但是也是由皇帝統治的,其內部的情況其實比滿清好不了多少。

“豔妮小姐,其實這些歐洲國家之間開戰只是因為利益問題。他們很少去支持對方的平民發動起義,因為這樣的話,別人也會做同樣的事情。”喬治說道。

豔妮也能夠理解,畢竟東西方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是不同的。

他們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分贓不均,是食肉動物之間的利益之爭。

“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自己坐好了,通行證要到了嗎?”豔妮問道。

“要到了,豔妮小姐。”喬治在豔妮的面前就跟1個家僕1般,有問必答,有求必應。

豔妮制訂了1個大膽的計劃,這個計劃已經要超出了他們情報部門的職能範圍。

但是此時,華族只有他們1支力量在這裡,事情也只能由他們做。

“豔妮小姐,您真的要實行那個計劃?”喬治知道眼前的這個女人內心狂野,外表上的小家碧玉只是1種表象而已。

豔妮制定了1個計劃,想要用歐洲站的力量在烏克蘭地區扶持1支力量,這裡生活著韃靼人、哥薩克人,他們很多都長期被沙俄人壓迫,有反抗的需求和原動力。

此時沙俄的兵馬都被吸引在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第聶伯河以東地區。

而烏克蘭民族成分最複雜的地區是第尼伯河以西地區,這塊地原本被波蘭立陶宛王國佔領,最後才被沙俄人控制。

這裡的哥薩克族群天生熱愛自由,但是現在卻成為了沙俄人的農奴,他們自然不會心甘情願。

“為什麼不呢?”豔妮說道。

“我們只是提供1點資源給他們,頂多再出1些點子。他們即使失敗了,我們也不會損失什麼。”豔妮說道。

華族的暗部慣常在敵人後方策動起義。因為華族的根基是百姓,他們知道普通人的需求是什麼。

而此時的第聶伯河以西地區,因為戰爭的原因,沙俄官府不斷地徵稅徵兵,百姓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無法保證了,他們除了造反還能怎麼辦?

豔妮這裡還能借助當地的百姓造反。

但是在北美西海岸,這裡可沒什麼百姓給你發動。

因為這裡的每1個百姓都是悍匪。他們是拿著槍搶走了印第安人的土地,然後在這裡建造屬於自己的伊甸園。

因此對於這些人,只能消滅。他們也不可能做華族的百姓。

印第安人自由軍,這是北美縱隊對外的稱呼。

隨著他們的聲勢逐漸壯大,就連大美利堅國會都已經就剿滅這支奇怪的印第安武裝進行了討論。

不過合眾國手中掌握的情報並不多。因為這支軍隊活動的區域在遙遠的西海岸。

消息要穿過無邊無際的中部大平原才能夠傳到東邊。

此時的合眾國,核心地區還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地區。密西西比河流域才剛剛開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