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五五六章 安南權臣

這塊新開闢的土地將來能夠養活上千萬百姓。

至於遠東,董良準備至少1次性至少遷移5萬人過去,就連這些人在遠東過冬的糧食都準備好了。

“安南人有什麼動靜嗎?”董良問道。

安南人自從上次反攻河靜府失敗之後,就沒了什麼動靜。

難道這些安南人真的安於失敗嗎?董良非常清楚北圻對安南的重要性。

“他們似乎準備派人來跟咱們談判,不過人還沒到,就沒跟你說這事兒。”楊瑛瑛說著,從文件中翻出了1份暗部上報的材料。

董良掃了1下,裡面提到了張登桂利用安南軍隊在北圻慘敗的機會,掌握了京城順化的軍權,現在被安南國王任命為太尉,統管全國軍事。

他又通過其以前的門生掌握了行政事務。

現在的安南除了阮知芳在經營著南圻,擔任山南行軍大總管,可以與張登桂掰1掰手腕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夠鉗制他。

張登桂之子還從華族的手中購買了幾千把使用火冒擊發的滑膛槍。

國丈武文解更是閉門不出,在家裡韜光養晦。

阮福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已經很少再插手國事。

張登桂掌權之後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找華族講和,當然了此事只能暗中進行,要不然安南的那些讀書人可以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他非常清楚,與華族對抗,最後要麼是被華族打敗,要麼是被國內的其他勢力打敗。

留給他的只有講和1條路。

“安南人倒是識趣,這樣咱們倒是不好再繼續用兵,暫時先養1養再說吧。”

贛州和永州的戰前準備還在繼續,董良時刻在關心著,這1點不需要楊瑛瑛彙報。

扶桑人現在也還算老實,除了1個長州藩基本上被反華勢力控制,經常搞事兒。但是那些事情鍾潤1基本上都能夠解決。

這1次函館的事件,讓董良意識到必須在扶桑保持1支海上力量。

因此他從沿海的海上守備隊抽調人手和戰船在扶桑成立了1支海上守備隊。

這支守備艦隊的駐地就放在華族在那裡的大本營鹿兒島。

經過鍾潤1兩年來的運營,薩摩家基本上成為了華族的附庸。

藩主島津齊興年紀大了,沉迷於心學研究,前段時間還訪問了華族的廈門大學堂。

那裡是華族的心學聖地。

他跟唐啟華達成協議,由廈門大學堂派人在薩摩建造1所學堂。

島津齊興將家族所有的積蓄都投入到了這座學堂中。為了籌錢,他甚至轉賣薩摩家的產業,而接手的正是琉球館。

鹿兒島的琉球館和港口比以前擴大了很多,這裡形成了1座新的城市。加上彙集在這裡的流民,鹿兒島琉球館的人流量劇增。

其實,董良對鍾潤1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華族在鹿兒島也只是維持了1個大隊的常備兵力。

他在扶桑採用的辦法基本上就是利用扶桑人對付扶桑人。

華族籠絡的是扶桑的幕府、大名、官商。給予這些人壟斷與華族貿易的權利,然後利用這些人去打壓扶桑內部的開明武士階層。

對扶桑人底層百姓,華族其實也是採取了拉攏的策略。

畢竟華族每年從扶桑輸出大量的勞工和僱傭兵。

他們現在過的日子至少比在扶桑國內要好的多。

華族算是給他們提供了1條出路。

而第1批出去的扶桑人已經回來接他們的家人,這些還鄉團帶起了1波新的扶桑勞工輸出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