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五四〇章 復興大道

  這些人來了之後就可以直接入住。

  下一次沙俄人要是再過來的話,他們面對的就是不是兩百人駐守的館舍。

  而是上萬人駐守的華人城池。

  當然了,這些人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過來。

  鍾潤一當務之急是恢復這裡的運行。

  島上這個時候還有兩三百沙俄人的殘兵沒有消滅掉。

  因此歐宗安還要帶著手下的兩個大隊駐守在這裡。

  卓一清將繳獲的沙俄戰船留給了鍾潤一,讓他自己招募水手,成立一支巡邏艦隊。

  蝦夷島上出產煤礦,正好能夠給六艘炮艦補充燃煤。

  艦隊沿著扶桑本島的西海岸南下。南邊的馬關同樣有華族的租界。艦隊會在那裡再次補給。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然後從朝鮮半島的南部直插渤海灣。

  海門港,特戰支隊的主力在高銘的帶領下已經登船準備北上。第二艦隊將派出幾艘軍艦沿途護衛。

  滿清朝廷在北方基本上沒有什麼艦隊可以使用。所以董良並不擔心船隊的安全。

  這次北上,船上的空間比較大,戰士們住的還算舒服。

  這是因為還要預留出大量的空間給北伐軍的將士。

  ……

  廣州城原來的十三行所在地現在變成了復興大道。大道的一側是沿街的商行。

  其中大部分是帶有中國古典風格的兩層樓房,木製的雕樑畫棟,飛簷斗拱非常具有特色。

  只是這中間也夾雜著一些磚石結構外表厚重的西式樓房。

  這些房子的牆壁看起來非常的厚重,像是城堡一般。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大門很小,大都是鑄鐵和包銅的金屬門。

  巴夏禮坐在馬車裡,馬車由西向東行駛。

  一路上巴夏禮見到南邊的珠江碼頭上停滿了商船,大都是中式商船,其中以老閘船居多。

  巴夏禮知道這是一種遠洋的戎克船。

  他本來以為沒有了外國商船之後,廣州會像枯萎的花兒一般凋零、沒落。

  然而並沒有,華族在自己的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循環的市場。

  扶桑、朝鮮半島、琉球這些市場都已經被華族控制。

  那霸給了華族多餘的商品一個宣洩口。也讓西方的商人有了一個平等貿易的機會。

  英國人以前通過控制清國貿易口岸,從而控制歐洲的茶葉貿易。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貿易就像是一根水管,只要兩端都有水源,有足夠的空間。

  塔讀@
  那麼水就能夠在兩邊自由地來回。

  貿易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互通有無。

  華族有的東西,很多地方沒有,只要董良能夠保證商路的通暢,那麼貿易就不會受到影響。

  復興大道的佈局跟上海的外灘差不多,都是依靠著內河港口發展起來的貿易中心。

  在復興大道的最南東邊一棟四層的大樓拔地而起,樓房的四周依然被竹製的腳手架給圍起來。

  這裡將是粵華公司的總部大樓之所在。

  巴夏禮看到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煥發出新生朝氣的廣州城。

  不知道為何,他的心裡面酸溜溜的。

  他有一種感覺,絕對不能讓這個華族崛起,否則大英帝國將會多出一個真正的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