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三七七章 馬尾船廠

他懂的遠遠比1個勘探工程師更多,從煤炭、鐵礦石的運輸,到鋼鐵廠的選址,再到鋼鐵的冶煉,都說的頭頭是道。

黃碩撐著耳朵認真地聽著,生怕漏掉了1個字母。

他能夠聽出來,奧爾森今的這些都是乾貨。

……

董良再次搬進新家,這次他住進了福州將軍衙門。

華族的各部也都搬進了內城。

這可是福州的內城,比安平的滿城要大多了。

福州的滿城原本住著上萬滿人,此時這些人都已經被送到東番島上去修路了。

華族正在修建環繞東番島的直道,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這些人送過去之後,最後能夠活下來的,那絕對是體質好的。

董良不論到了什麼地方都會有1個讓他感到熟悉的書房。

這多虧了楊瑛瑛。

“2十座船塢,鉗機、浮門、蒸汽抽水機,鏇床、刨床、螺鑽機、截斬機和壓穿機,鍋爐廠、鍊鐵廠和鐵器工廠。”董良在白紙上羅列著1些船廠需要的東西。

西表島的造船廠倒是工種齊全,但是太小,造不了大船,開工的數量也太少。

安平的造船廠則太老,建造的都是木製帆船,沒有建造新式戰艦的條件。

而董良現在要建造的馬尾船廠是同時擁有修理帆船、輪船和蒸汽機全套設備的大型船廠,是1座機械化的船廠。

從西表島上傳來的喜報已經傳到董良這裡,萬次郎主持建造的華族第1艘木製蒸汽戰艦已經下水,另外1艘鐵脅木殼巡防艦也到了最後的棲裝階段。

董良現在手中又多了1些從佩裡艦隊俘虜的工程師,他覺得差不多可以上馬鐵甲艦了,大型的製造不了,但是小型的蚊子艦。

後世的滿清朝廷就購買了許多蚊子艦。這種軍艦的特點就是小船扛大炮,在資源和技術不足的情況下,這種軍艦是近海防禦的利器,配合華族的火箭艇,簡直就是近海哼哈2將。

蚊子炮,又叫撞擊艦,之所以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不管遇到多麼強大的敵人都能上去叮咬1口。

蚊子多了還能咬死大象呢,就跟後世用魚雷艇在南海乾南越的戰艦1樣。

董良還準備建造1種鐵脅木殼結構,裝備大馬力蒸汽機,速度更快、更加靈活的火箭艇。以此為平臺還能夠發展出內河炮艇。

因為閩侯鐵礦的發現,董良最終決定將華族最大的造船廠放在福州這裡。當然了,基隆船廠也將同時建造。董良以後想要下餃子,1口鍋肯定是不夠用的。

其實董良非常看中佩裡這個人,這位艦隊司令1直以來都是蒸汽戰艦的忠實擁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