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二五三章 戰前準備


復興會在福建各地都建立了分會,漳州這裡有孫延平的坐陣,現在是整個閩省復興會的核心所在。

孫延平清楚,他們已經不是原本那種1盤散沙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地方幫會。

現在的復興會是華族政權之下的1個正規組織。

他們的目標也不僅僅是推翻滿清,而是要擊敗列強,讓華族重新做到這個世界的頭把交椅。

與火箭艇長相差不多的海軍交通艇1艘艘離開安平港。

安平港緊鄰安平城,是安平城對外聯繫的主要通道。

這麼說大家可能會感到陌生,換1種叫法。

1624年荷蘭入侵後,在安平港外的1沙洲島上建築城堡,名“熱蘭遮”。

港口北側有沙洲島名北線尾;又北,隔鹿耳門水道為加老灣沙洲島。兩處水口以內為遼闊的海灣水域,初名“大灣(大員)”,後稱“臺江”。

其東岸即為安平城早期市街所在,1653年荷蘭人築堡其上,名“普羅文查”(也就是赤嵌樓)。

熱蘭遮堡於鄭成功入臺驅荷後,改稱安平城(滿清時改為臺灣縣城)。

也就是說現在華族的中心所在的安平城實際上就是在大名鼎鼎的熱蘭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當年荷蘭人在這裡建城,1方面因為這裡早已經有漢民在這裡開發,有1定的基礎。

另1方面,安平港的防禦性也非常強大。

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這裡就是他必須要攻打的地方。

安平港被沙洲隔成兩個航道,南航道寬且深,是主航道,但是被沙洲上的炮臺封鎖。

北航道又窄又淺,也就是鹿耳門航道。

鄭成功利用漲潮的機會,加上鄭軍的戰船吃水淺才進入航道。

雖然擁有十幾倍的兵力優勢,但是鄭軍進攻這座城堡還是花了將近9個月的時間,最後還是荷蘭人主動投降。

董良當初進攻府城的時候,主力走的是6路,因此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會議已開,動員令已下,各部都開始籌備工作。

工部的各個工坊雖然剛剛搬遷過來,但是工人熬夜安裝好機器,開始馬不停蹄地生產兵器。

尤其是火箭彈和火炮,這些都是港口防禦的重要利器。

董良讓人用水泥對安平港外原本就存在的炮臺進行了加固處理。

在炮臺上加裝了火炮以及火箭發射架。

同時在炮臺下面的彈藥庫儲備了1批火箭。

佩裡艦隊雖然火炮眾多,但是他們想要突進安平港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董良正站在碼頭上親自檢查港口的防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