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一七一章 無名未必非豪傑

沒多久,周騰虎父親病亡,他也失去了繼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林則徐於是就將他招到幕中,加以重用。

周騰虎對事務都有自己獨到看法,好標新立異,往往都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幾次後,但凡他提出的意見和想法林則徐“未嘗不釋然忘其位”。

林則徐平等對待周騰虎,引為忘年交。他說:“弢甫我輩中人也,未可以平常幕客蓄也。”

後來林則徐遷為雲貴總督,周騰虎離開林則徐幕府。

他先後到了4川和淮南專門研究鹽務管理和改革事宜。

這些都是董良後來才知道的事情。

不過此時董良已經能夠看出周騰虎是1個標新立異、見識深遠、性格豪放之人。

“元首,還有1事,有1人名叫趙烈文,是我的妻弟,為人清高,不過頗有才華,我來寫信可能沒有什麼用,還望元首能夠親筆書信1封,與我1並送去。”周騰虎猶豫了1下說道。

“這又有何難,弢甫兄之才,我已知曉,你推薦之人定有過人之處,不要說寫信了,就是我自己過去請亦不為過。”

“元首如此禮賢下士,韜光養晦,今後定能成大事。”周騰虎再拜。

董良掌控了整個琉球,這樣的消息都沒有宣揚,反而還百般遮掩,這在周騰虎看來絕對是韜光養晦。

“我推薦給元首之人有3,1為趙烈文,2為管晏,皆為吾之同鄉。3為桂林唐啟華。”

“烈文,字惠甫,今年2十歲,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是他常與我談起滿清即將覆亡,不願出仕。而且他的想法與元首您的理念頗為相投,認為不能因為滿清而敵視漢族以外之他族,若要傳立新朝,則要學習滿清之民族政策。若有我的保證,加上元首您親自相邀,他定會前來相投。”

“其他2人也都是策議深沉,才識過人,皆關心時務,今尚鬱郁伏處田間。誠能破格招賢,連茹並進,則得1人可以平數州,得數人可以清1路。”

董良突然覺得,這次來福州,不管是救了孫延平,還是劫了慶瑞的財貨,都比不上認識了周騰虎。

世人只知道曾國藩、李鴻章之流。

然而清末大亂,社會急劇動盪,民生凋敝。正是因此,湧現了1批批拯救天下殘局的奇士能人。

由於他們往往作為幕後人員,各種複雜原因導致名聲並不彰顯,但他們的的確確為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文化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